临汾新闻网讯本 (记者 安月琦) 为加速培育以数字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今年我市聚焦提升园区集聚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深化数智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数字生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三个方面,确定了18项重点任务,系统性推动全行业、全领域、全产业链数智赋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蓄势赋能。
提升园区集聚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尧都云商产业园锚定数字经济新高地,强化服务能力与集聚效应,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孵化、软件信息智造、人工智能数据三大基地,计划引入培育“四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等,集聚数字经济企业150家,实现数字经济营收60亿元。临汾经济开发区智慧数字产业园主攻“工业互联”,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广华翔智能制造经验,打造临开晶旭数字化工厂等数实融合样板,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转型服务。侯马新田智联信创产业园聚焦电子商务、绿色资源与数字贸易,建设功能完备的数字贸易平台,打造晋南数字经济集聚区,计划今年10月底主体建成、年底投入运营,招引3至5家数字经济企业。“晋创谷·临汾”围绕“4+N”发展定位,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服务业,深化校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化数智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传统产业焕新。煤矿行业深化“5G+”、超融合技术应用,2025年力争再建成10座智能化煤矿,提升安全与效率;焦化行业推广“5G+一键炼焦”全覆盖,建设智能配煤等系统,2025年推进2个焦化智能改造项目;钢铁行业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AI质检应用,2025年推进2个数智改造项目。二是装备制造升级。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拓展AI应用,打造黑灯工厂、灯塔工厂;围绕汽车零部件、低空飞行器等领域靶向招商,建设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三是未来产业科学布局。低空经济方面,构建低空智联网,2025年力争建成临汾A类飞行服务站及产业园一期,实现乡宁机场通航,推动飞行营地建设,培育多元应用场景;微短剧方面,提升全流程数字化水平,实现制作数字化应用率100%,年内拍摄微短剧100部以上。四是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加大物联网、AI等投入,创建智慧农田、果园等示范园区,2025年新创建8个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每县至少创建1个县级示范点。五是促进文旅融合创新。加快建设智慧文旅平台,加大AR/VR等技术应用,推进广胜寺数字化展馆等沉浸式项目;实现4A级以上景区全域智慧化,重点推进云丘山、大槐树、壶口瀑布智慧景区建设。六是商贸服务升级。提升生龙国际等地标数字化消费能力,打造智慧商圈与智慧供应链,推动智能选品、精准采购应用。七是公共服务提质。培育5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开发300节精品课程,建成AI赋能教育县域示范基地及学校试点;建设互联互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升级智慧医院系统,探索AI在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车站、机场及管理平台建设,推广无人驾驶网约车、无人机配送等;加强城市生命体征监测与数据融通,推进智慧供水、燃气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智慧安防小区等治安防控系统。
优化数字生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临汾数智中心启动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整合政务、交通等多源数据,搭建“一屏总览、一网统管”平台,支撑跨部门协同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强化数字基建,推动算力扩规升级,完成霍州亿安天下算力产业园主体建设;新建5G基站500个以上,加强工业园区覆盖,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数据资源流通,开展全市数据资源调查登记,依托省级平台促进企业数据合规交易。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力争实现数据交易零突破。提升数字能力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基地与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