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实施十二项举措力促审批提速服务增效

2025-07-05 09:0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临汾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与满意度,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实招,实施十二项举措力促审批提速服务增效,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临汾的鲜明特色,助力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坚决纠治“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系统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提速、“高效办成一件事”拓展升级、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政务服务热线接办质效提升六大行动,进一步提高我市行政审批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不断优化便民服务。围绕企业经营、投资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教育、社保、公安、税务、民政、水电气服务、住房、公积金等涉企涉民领域,通过事项梳理、平台搭建、流程优化、材料精简、数据共享、部门联动等,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实现由“进一门办所有事”到“在一窗办所有事”。

  持续压减审批时限。全面梳理市县两级最短审批事项清单,今年12月底前不少于95%的常办审批事项达到全国最短时限,推动部分事项审批时限实现全国领先。

  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全链条管理机制,为洽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各环节提供全流程优质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推广临汾经济开发区、侯马市先进经验。压实党政“一把手”责任,亲自对接重点企业和项目。深化“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出让并实现承诺制事项全流程网办。建立重大项目服务评估制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土地、资金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和新质生产力项目倾斜。

  继续开展“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围绕政策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持续排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以案说案带动、引深临汾营商环境改善。根据国、省相关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做到应清尽清;全面排查2022年以来全省各级惠企政策兑现和资金落实等方面不及时、不到位问题,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一视同仁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让所有企业在临汾共享发展机会。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扩大民间资本准入范围,引入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进入能源、交通、文旅康养、民政事业、民生事业和制造业等领域。规范招投标秩序,严厉打击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探索完善评标委员会对异常低价的甄别处理程序,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和评标专家库共享,建立全市招投标投诉监督举报专线。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持续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行政检查“综合一次查”协作机制,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加强对执法扰企行为的预警、制约和监督,实现行政检查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今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名单,厘清“谁能检查、谁不能检查”,督促市直行政执法单位梳理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及时公布并动态调整。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信用承诺、履约践诺、联合惩戒、信用修复全链条的分级分类预警及监管体系。在全市域内开展专项信用报告替代35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事项。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开展“信用修复”专项服务,对近三年行政处罚企业实现100%告知提醒,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

  加快发展数智政务。启动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共享。贯通市、县、乡、村四级政务网络,完善临汾政务服务网和“临汾政务在线”微信公众号功能,让不少于80%的事项实现网上快捷办理。开发智能办功能及数字人咨询平台,积极探索机器人政务服务应用场景。

  培育文明向上人文环境。持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着力打造城市文化主轴主脉,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气质、价值。坚持弘扬正能量,坚决抵制恶意抹黑临汾行为,深入开展“文明十小事”“健康十小事”“环保十小事”宣传,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营造“守法光荣、诚信光荣、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加强营商环境监督。设立“临汾营商环境”公众号,实时更新国家、省、市营商环境最新政策举措,设置投诉举报板块,拓宽企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作用,与市纪委监委联动,加强对营商环境领域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履职情况的监督,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

  完善政企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入企服务等形式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运用“啄木鸟”问题发现机制,推动跨部门问题协同破解。推进“一县一品”“一部门一品”“一开发区一品”营商环境品牌创建,指导各县(市、区)及部门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推出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形成典型案例全市推广;加大“小切口”改革攻坚力度,聚焦高频难点问题实施精准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