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以务实举措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2025-08-19 09:06: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秋阳正好,汾水潺潺,平阳大地上,田野间涌动着收获的热潮。在这万物丰盈的季节里,由市人社局牵头实施的“创业就业专项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今年以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76万人,完成省定任务近八成;发放各类创业就业补贴1.1亿元,惠及10万余人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开展超700场次……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恰似秋日里的累累硕果,见证着市委、市政府为民谋福祉的拳拳初心。

  全省首创 创业基金激活力

  临汾是一座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吸引着年轻人集聚。如何让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免去后顾之忧?

  市人社局率先破题,在全省首推“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免费住宿”政策,整合全市1100余套优质房源,提供“7×24小时”服务,力保“落地即入住”,精准破解毕业生“落脚难”。

  7月9日,来自河北邯郸的求职青年白广轩成为第一位享受我市推出的“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免费住宿”政策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创业就业青年享受到这一福利,市人社局同步推出了便捷的申请方式。青年们只需通过“临汾市求职创业”小程序线上申请,即可轻松获得免费住宿。

  截至目前,线上咨询人数破千,申请人数超20人,已有13名青年成功免费入住。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解决了青年的实际困难,更大大提升了青年来临就业的意愿。

  如果说免费住宿解决了青年的“燃眉之急”,那么1000万元创业基金的设立,则是为梦想插上了“腾飞之翼”。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全省首创设立了1000万元创业基金,出台了《创业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创业政策落实、优秀创业项目、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引进、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住宿补贴等,为优秀初创企业、项目和创业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市、县两级人社部门陆续举办星火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全市创业就业者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除了“创有所助”,市人社局还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紧扣“政策引领、平台支撑、培训提能、赛事赋能”主线,激活创业就业动能,充分利用中央、省政策性就业补助资金和我市创业基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766万元、就业见习补贴629万元,推动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人才夜市 领航就业新坐标

  今年盛夏,临汾的“人才夜市”掀起了招聘会服务的全新热潮,为城市的人才流动与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

  7月11日晚,临汾首场“人才夜市”招聘会在夜间繁华的商圈惊艳亮相。这一创新之举,迅速成为市民瞩目的焦点。

  此后每逢周五,市区万达广场、古城墙下、生龙国际商场等人群熙攘的场所,总能见到“清凉夏夜 职等你来”人才夜市招聘会的灯牌。

  我市人社部门通过这种贴心的服务,成功将就业服务嵌入城市“夜经济”,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对接平台。

  市人社局的服务创新并未止步于“人才夜市”。40余名“人社专员”主动下沉一线,先后深入华翔、尧都云商产业园等百余家企业和园区,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他们围绕文旅经济、低空经济、重大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收集400余个用工岗位,真正做到了把政策“送上门”。

  人才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今年以来,我市以“人才夜市”为切口,加速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临汾人才发展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圈。在平台建设上,发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36家,2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企业26家,定期举办的“人力资源服务大讲堂”活动已开展6期,57场“创业就业指导早餐会”“职场体验下午茶”“技能培训夜沙龙”等活动深受创业就业者欢迎……

  尖兵技能 架起梦想彩虹桥

  6月25日,临汾市创业就业专项行动——大学生创业培训专场在尧都区零工市场如火如荼地开展。这场培训如一场“及时雨”,为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滋养。

  7月23日,山西省第六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让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5名创业培训讲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业就业课,为提升全市创业培训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8月6日,我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落下帷幕。这场为期7天的实训营,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为学员们提升了求职技能,明晰了求职方向。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高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开展创业培训39场次,1866人获益。以技能提升赋能百行百业,突出技能强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培训促就业,积极拓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支持广大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强企、技能致富。

  新工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年我市新增影视制作等40个工种,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技能提升选择。通过系统培训,新增技能人才5698人,高技能人才1768人,这些“技能尖兵”,正成为企业转型的“硬支撑”。

  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我市建成高端人才库,录入4.8万名高层次人才。这一人才库如同“智慧宝库”,汇聚了全市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围绕人才库,全市上下积极开展137场政策宣讲、项目对接、沙龙联谊等活动。同时,建成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双创平台26个,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支持。

  技工品牌 转型升级再扩容

  傍晚的洪洞小吃城,饽糕在鏊子上滋滋作响,羊獬烧鸡、赵城卤肉的卤香在空气里打转……在这烟火蒸腾的场景里,藏着“临汾技工”品牌的新故事。

  “今年有240人加入‘洪洞小吃’标准化培训,从和面揉面到火候把控,连调料配比都编成了口诀。”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负责人郑章杰坦言,“以前洪洞小吃靠‘老味道’闯市场,现在要靠‘标准化’才能走得更远,力争年底将‘洪洞小吃’打造成市级劳务品牌。”

  洪洞小吃的蜕变,是我市打造“一县一品”工程的缩影。在汾西,人们正全力以赴培育“汾西缝纫”这一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在襄汾,“一百家电商小店”和“一百个电商村干部”培育计划正在火热开展中……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积极培育新兴劳务品牌,不断壮大劳务品牌队伍,为群众创业就业开辟新路径。

  截至目前,我市劳务品牌建设成果斐然。已成功打造出洪洞三保、正元康护、襄汾烧饼、浮山厨师4个省级劳务品牌,襄汾电商、善孝行家政、“霍嬷嬷”年馍等12个市级劳务品牌,构建起“省级引领+市级支撑”的立体化劳务品牌体系,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力。这些劳务品牌,就像一把把“金钥匙”,为我市9.2万名群众开启“家门口”致富的大门。

  劳务品牌不仅是简单的就业标签,而是群众的增收密码、产业的升级引擎。每个劳务品牌的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群众的梦想与希望,都蕴含着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

  立足新兴产业的发展,“临汾技工”品牌也在不断“提档升级”。根据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培育“无人机操作手”“民宿管家”“剧务群演”等特色品牌,将劳务品牌建设与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道如砥风正劲,实干担当启新程。市人社局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落实创业就业专项行动,在树品牌中强根基,在拓岗位中稳民生,在强技能中蓄动能,在优服务中聚人心,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贡献人社力量。

  记者 王晓娜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