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从“频繁跑”到“零跑腿”,从“证明如山”到“数据共享”,我市以一场深刻的招生入学数字化改革,交上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曾经,一纸入学通知背后,是家长们奔波于各部门之间的焦虑与疲惫;如今,依托“临汾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一件事一次办”的智慧服务新模式让千家万户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这项改革通过“一网通办”集成服务,实现了报名流程的革命性简化;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了户籍、房产等关键信息的在线核验,从源头上替代了家长“跑腿”;最终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以群众为中心的“智慧入学”变革,不仅彻底重塑了招生入学体验,更成为我市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吸引力的一个生动实践样板。
一网通办 告别奔波之苦
“回想几年前给老大报名上小学,那真是一场‘硬仗’。”家住市区的刘伟谈及往事,记忆依然深刻。为了备齐户口本、房产证明、出生证明等一沓必不可少的证明材料,他曾辗转于多个部门,前后奔波不下三四趟。到了报名当天,天不亮就赶到学校门口加入早已排起的长龙,开启漫长等待,内心唯一的念头是:“生怕晚一步,孩子的学位就没了。”这种“焦急又没底”的体验,曾是横亘在无数学生家长面前的共同难题。
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是群众感受政务服务效能与温度最直接、最敏感的神经。长期以来,传统的招生模式因其环节多、材料繁、耗时久而备受诟病,“多头跑、重复跑、现场排长队”等现象,不仅成为困扰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行政资源,影响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面对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关切,市教育局下定决心,刀刃向内,率先破局。自2023年起,该局在全省范围内先行先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系统性地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模式变革,重磅推出集成了多项便民功能的“临汾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
这项改革的核心在于“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如今,学生家长无需再多次往返于各部门之间。只需通过轻松登录该平台入口。完成实名认证后,系统后台即可通过打通教育、公安、规自、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壁垒,调取并核验用户的户籍、不动产登记、家庭关系等信息。整个报名流程如同“网购”一般清晰便捷、一目了然。这项政务服务实现了从传统的“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根本性转变。
数据跑腿 替代群众跑路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市以“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招生入学流程的深刻变革。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是一场旨在优化政府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系统性改革。该平台以实现“一网通办、集成服务”为目标,将传统招生流程中分散、线下的环节全面整合,构建起一个智能、便捷、透明的线上服务新体系。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平台实现了从政策发布、资格审核到录取通知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家长无需多次往返学校或相关部门,仅通过电脑或手机,便可完成入学申请的全部操作。真正做到了“信息填报表单化、材料提交数字化、审核过程自动化”,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用户体验。
市民杨德胜在2025年招生期间通过平台为其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他对这一改革频频点赞:“原本以为要请半天假,跑好几个部门开证明,没想到只要在手机上填一些基本信息,系统自动就把房产、户口这些都核验好了。整个操作不到五分钟,后面等着通知就行,确实非常方便。”
杨德胜的满意体验,背后是我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的强力支撑。据统计,在2025年招生工作中,该平台累计调用户籍数据7.19万次、居住证信息8815次、房产数据1.29万次、出生医学证明2.81万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从源头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市教育局实施“阳光招生”机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公开招生政策、学区划分、录取结果等重要信息,并建立市、区、校三级咨询体系,全面保障家长知情权。技术运营团队提前开展系统压力测试,扩容服务器资源,优化数据库响应速度,有效保障了招生高峰期间平台的稳定运行。
“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也为其他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实践 擦亮城市底色
我市“智慧入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已结出丰硕成果,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突破。这项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成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城市软实力的标志性工程。
改革成效首先体现在显著提升的数字指标上。2024年,全市通过平台完成线上报名的学生总数达到72100名;到2025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至73174名,线上申报率持续攀升,家长对数字化入学方式高度认可。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入学流程的系统性优化,约70%的家庭实现了“入学跑零次”,其余家庭也基本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种转变不仅节约了家长的时间成本,也大幅减轻了家庭在入学季的焦虑情绪。
市第一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这项改革不仅解放了家长,也解放了我们学校。过去招生季,教务处全体教师都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材料审核,工作强度大且容易出错。现在,系统能够在线核验户籍、房产等关键信息,教师只需重点关注逻辑性和特殊情况的审核,工作效率提升数倍,让我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准备工作中。”
“智慧入学”改革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教育公平与规范。数据核验机制有效识别并挤压了“虚假材料”的生存空间,使招生政策执行更加刚性透明。随着入学过程的公开化和标准化,“择校热”现象明显降温,有效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有序的教育生态。这种转变不仅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也增强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入学”改革的意义已经超越教育领域本身,成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亮点。通过为本地居民和外来人才提供更加便捷、公平的子女入学服务,切实解除了家庭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从家长“来回跑”的焦虑,到“零次跑”的便捷,我市通过招生入学这个“小切口”,实现了教育政务服务的“大提升”。目前,市教育局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数据共享范围,持续优化移动端服务体验,推动服务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的这场“智慧入学”变革,是我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数字化治理转型,市教育局正加快构建优质均衡、高效便捷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新动能,力求走出一条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径。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