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景式展现了我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生动图景,系统总结优势、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发出了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目标的号召,为我们增强信心和底气、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日前,就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尧都区委书记崔绍民。
崔绍民说,当前,临汾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高质量发展思路体系更加完善、目标体系更加明确、工作体系更加科学,产业体系呈现出结构优化、动能强劲、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快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前列,为实现“三个努力成为”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尧都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作为临汾唯一的市辖区,有独特地位,有比较优势,有已打下的坚实基础,虽然有困难,我们更有信心,虽然有压力,我们更有动力,只要坚定不移跟着学、照着做、踏实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和优势,上下同欲、干群齐心,尧都各项工作一定能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
一是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今年尧都区要紧盯总投资1041亿元的194个重点项目,在动态中持续谋划,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做优、做大项目盘子,持续谋划好产业类项目;充分总结、借鉴连续两年开展的“冬季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前谋划、提前行动、加强沟通,加快手续办理,推动更多项目早开快开、应开尽开;对国省政策深入研究、吃透精神,围绕“两重”等内容,做好项目包装、捆绑等工作,努力争取更多份额更大支持,同时积极撬动民间资本,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力度,为项目顺利推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二是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今年尧都区要落实好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每两月一次、开发区主要领导一月一次的外出招商任务,充分发挥尧都的比较优势,聚焦沿汾板块尧都定位,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成渝等招商引资新老战场,围绕数字经济、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业态,灵活运用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节会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引更多企业来尧投资。
三是始终把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今年尧都区要认真落实“一意见、四办法”,按照“一区三园”格局,大阳园区要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精密铸造这两个产业,贾得园区要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云商产业园要主攻数字经济和信创产业,努力在“新蓝海”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四是始终把三产协调发展作为稳定增长的主引擎。今年尧都区要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巩固衔接工作成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牢牢守住61万亩基本耕地红线,确保全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1万吨以上;牢牢稳住煤炭这个“压舱石”,加快智能化矿井改造,推动产能有效释放;高端装备制造业以临钢中厚板、华德铸造等核心企业为支撑,推动尧都精密铸造专业镇扩规升级;启动百信信创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华为云创中心、网易数字联合创新中心、阿里云等数字平台发展,提高头部企业数字技术赋能发展成效;落实国家和省市促消费相关政策,着力实施“两新”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数字产品等居民消费,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提升城市“烟火气”。
五是始终把民生事业作为优先保障。今年尧都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强力推进“提质强医”工程,围绕“快速中环”骨干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启动实施二中路北延、规划三街北延等城市主干道路建设,持续开展“最初中国·文明临汾”十大专项行动及三个“十小事”宣传推广工作,持续推进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把尧都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整洁有序、风尚文明”的宜居宜业标杆。
六是始终把底线性工作作为刚性要求。今年尧都区要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深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扬尘治理、秸秆禁烧、“三清零”、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工作,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手抓事要解决,一手抓依法打击,扎实推进信访案件“控新治旧”,全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崔绍民表示,尧都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加快“三区三地”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当好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尧都篇章。
记者 梁新红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