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区向阳西路的“晋创谷·临汾”外景。
山西微智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展示产品。
临汾新闻网讯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赛道——“晋创谷·临汾”以务实创新的姿态阔步向前。
这里,专业化招商团队精准对接优质项目,“一对一”服务专员全程陪伴企业成长;
这里,双创孵化基地汇聚39名创客深耕梦想,56家科技企业上半年创造营收8440余万元;
这里,从签约到投产仅需一个月的“晋创速度”,正持续刷新着营商环境优化的新高度。以创新机制精准导入资源,以全周期服务滋养企业成长,“晋创谷·临汾”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跑出“晋创速度”
高效搭建科技创新“策源地”
自年初以来,“晋创谷·临汾”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从规划蓝图到企业入驻,从场地建设到运营服务……这里正以分秒必争的“晋创速度”实现创新资源的快速集聚和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成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晋创谷·临汾”围绕“4+N”发展思路,积极搭建全周期扶持政策和全环节运营服务体系,精准引进科创企业和科研团队,积极帮助入驻企业做好做大做强,以引育孵化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以点带面、聚链成群,全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
目前,“晋创谷·临汾”已吸引56家科技企业扎根生长,使用办公空间1.8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6.7万平方米。这些企业涵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能源革命等多个前沿领域,成为推动我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园区入驻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40余万元、利润总额994.68万元、纳税总额148.09万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走进园区大楼的13至14层,临汾创泽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地对一批即将交付的办公机器人进行最后的系统调试。这家从北京引进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一个月,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晋创速度”。
“园区为我们专业定制了‘工业上楼’模式,不仅极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更促进了研发与生产的无缝衔接。”该公司行政负责人王玮杰介绍。在这种集成化的办公生产空间里,工程师从研发室到生产线仅需几步路,高效协同的工作效率远超预期。目前,企业已完成全部注册流程,打造了集研发、生产、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空间,已推出20余款机器人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医疗、银行、政务服务等多个单位。
“晋创速度”仍在不断被刷新。在园区7层,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临汾)有限公司在落地后迅速完成注册。从签约到入驻用时极短,再次验证了园区高效的服务效能。该企业的落地将为临汾市新能源领域注入不竭动力。据悉,该公司下一步将重点实施换电站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重卡换电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晋创谷·临汾”知识产权仲裁服务中心日前揭牌成立,成为化解知识产权争议的“减压阀”和激励企业创新的“定心丸”。中心将充分发挥专业、高效、保密的优势,打造知识产权仲裁服务的“临汾样板”。
以创新为翼,以速度取胜。如今,“晋创速度”正持续刷新,这里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服务、更好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资源集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建强孵化基地
精心打造成果转化“孵化器”
当前,“晋创谷·临汾”双创孵化基地正迅速成为创业梦想与政策服务交会的核心地标。这座位于园区12层、总面积1350平方米的现代化孵化载体,不仅承载着市委、市政府推动创业就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还为广大创客和青年人才提供了落地成长、勇敢启航的发展平台。
双创孵化基地自6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10个优质项目及39名创客入驻,并储备了8个拟引进项目。基地内共享会议室、路演厅、开放办公区等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120人办公,初步形成了创新企业集聚、孵化服务高效、资源对接顺畅的双创连接模式。
许多初来我市的创业者带着疑问走进这里:“外地来临人员能否享受本地政策?”“初创企业入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在双创孵化基地,这些问题都能得到专业服务人员清晰而权威的解答。基地系统梳理并动态更新省、市、区三级扶持政策,提供从场地支持、资金补贴、人才引进到资源对接的“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创业者扫清障碍、轻装前行。
每周四的晚上,由基地联合共青团临汾市委、临汾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青春赋能·创赢未来”主题沙龙都会如期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8场。沙龙聚焦政策解读、融资对接、市场拓展、法律风控等实务议题,成为本地创业圈中有温度、有干货的“双创品牌活动”。
“晋创谷·临汾”双创孵化基地运营总监王旭东表示,沙龙旨在发挥“纽带”作用,联动政府、企业、高校与金融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他还表示,基地将重点关注科技类项目和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创新团队,给予持续帮扶和资源倾斜。
作为沙龙嘉宾,80后创业者、武术鸡中国汉堡创始人亢朋在分享时谈到,“晋创谷·临汾”双创孵化基地所提供的远不止空间载体,更包括项目筛选、孵化培育、创业指导、资源嫁接等关键支持,对早期项目发展至关重要。
从创办之初至今,基地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煜智造有限公司的大载重无人机组装生产线已在晋创谷成果转化基地(位于甘亭工业园区)正式投产,拟应用于山区农产品运输和风电机组吊装等场景,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护航。
“晋创谷·临汾”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洋阳激动地说:“双创孵化基地是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链思维、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形成创新生态的重要载体。基地还将进一步整合创业培训、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关键资源,构建‘培训-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创业者提供坚实支撑,真正让创新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做优服务品牌
全面构建科创服务“生态圈”
在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布局中,“晋创谷·临汾”以一项关键战略——招引培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生命线。这里正通过机制与服务的双重创新,逐步构建起一个资源精准导入、服务全程陪伴、产业协同共生的创新模式。
这一成效,首先源于招商理念与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由市科技部门牵头,整合专家智库、行业分析师、政策研究者组建的“联合招商战队”,实现了从“单一领域招商”到“多维专业研判”的转变。
该团队不仅敏锐追踪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技术趋势,更紧密结合我市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将招商视野聚焦于京津冀、粤港澳、江浙沪等创新资源富集区域,开展系统性的靶向对接与精准“引凤”。招商不再是简单推介政策与土地,而是基于技术路线可行性、产业政策契合度和市场价值潜力的综合判断,从而实现从“广撒网”到“精准钓”的质的飞跃。
而项目引进仅是第一环,真正让企业“留下来、长起来”的,是园区所提供的全周期、陪伴式服务。为提升运营管理效能,“晋创谷·临汾”成立了由运营调度组、综合协调组、监督执纪组构成的工作专班,构建起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的管理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自签约起即配备专属服务经理,提供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到融资对接、产权保护、政策申报、人才引进等每个环节的“一对一”支持。这种被企业亲切称为“保姆式”的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了“晋创速度”与“晋创温度”的深度融合。
作为园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者,多焱飞鹰(临汾)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焱对此体会深刻。“从政策精准推送到研发落地空间保障,再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套,‘晋创谷’真正做到了全方位赋能和高效率响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定制化服务机制,使我们能够迅速把握市场机遇窗口,从容应对挑战,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她的感慨,也道出了众多入驻企业的共同心声。
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也自然形成了“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以商带商”的磁吸效应。以龙城飞鹰、创泽具身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能源革命和绿色环保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目前,一个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场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正在持续成熟。与此同时,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也在园区内有形无形地展开。山西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临汾运营中心业务负责人邢志田表示:“在园区举办的沙龙、研讨会和产业对接活动中,相邻而居的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企业之间很自然地建立起技术共享、市场协同的合作关系,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发展的蝶变升级。”
展望未来,“晋创谷·临汾”已明确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能源革命和绿色环保四大重点领域,依托宁德时代、创泽集团、龙城飞鹰等企业,持续优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双创孵化。山西省大数据中心临汾分中心主任、临汾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巩明表示:“作为‘晋创谷·临汾’建设运营单位,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到80家、年营收突破2亿元,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认识临汾、选择临汾、扎根临汾。”这片日益肥沃的创新土壤,正以其务实高效的“晋创样本”,稳步推动全市在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新步伐。
记者 祁欣 任怡星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