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10-28 09:02: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临汾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工作人员为求职者进行最新政策解读。记者 闫锐鹏 摄

在临汾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大厅,用人企业与求职者双向洽谈。记者 闫锐鹏

  临汾新闻网讯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脉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十四五”以来,我市始终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核心目标毫不动摇,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优先突出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山西省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坚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系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交出了一份惊艳傲人的五年创业就业亮眼成绩单——

  这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保持在5万人以上,累计达27.4万人,就业人员总量达271.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实现精准突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7.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累计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累计26.2万人,10万余名原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监测户实现了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超过90%……其中快递小哥、直播带货员等新业态从业者成为城市就业的“轻骑兵”和新亮点,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多元包容的创业就业生态正加速隆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聚焦创业就业提质增效,创新出台并全力推进《2025年创业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稳住就业“基本盘”,激活创业“新引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动能。

  敢为三晋先 英才留得住

  小程序上动动手指提交信息,星级酒店五天四晚费用全免。今年7月,因为一次求职之旅“免费住”的完美邂逅,22岁的邯郸小伙白广轩对临汾这座陌生的城市顿生好感。白广轩同时也是第一个享受我市推出的“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免费住宿”政策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令更多符合条件的创业就业青年享受到免费住宿的福利,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创业就业青年来临求职免费住宿”政策——通过上线“临汾市求职创业”小程序,实现了“线上申请一键达、求职住宿全免费、创业就业全程护”一站式服务。

  求职青年们只需通过微信搜索“临汾市求职创业”小程序线上申请,即可轻松获得免费住宿,极大降低了青年求职者的成本和门槛。截至目前,线上平台已提供免费住房1149间,并配套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创业培训等服务。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免费住宿小程序累计访问量1万+,咨询人数7871人,这项暖心政策已成为临汾招才留才的独家名片和“金字招牌”。

  为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我市在培训提升领域做足功课。一方面,通过建立高端人才库、打造市级人才工作基地和高标准工作站等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我市组建“晋创谷·临汾”科创团队库、教学名师库、医疗专家库、经济发展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库等专业人才库,并开展政策宣讲、项目对接、沙龙联谊等活动137场。依托“人到山西好风光”南京、徐州、厦门、北京专场活动,我市征集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283个,达成就业意向200个,引进博硕高层次人才25人,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及高校的科研团队落地临汾。高层次人才的进驻为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年来,我市通过“资金+服务+保障”组合拳,为青年人才铺设发展快车道。今年,全市17个县(市、区)实现就业补助资金全覆盖,争取国家、省级资金2.1亿元,市县级配套资金2948.91万元,设立1000万元专项基金,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倾斜。稳岗政策落地见效,“降缓返补”红利精准释放,今年已发放各类创业就业补贴1.25亿元,惠及1.4万人次,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

  “双创”全覆盖 劳务树品牌

  在平台支撑方面,我市加快了“双创”平台的建设步伐,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县域“双创”平台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有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双创平台26个,新培育建设16个,覆盖17个县(市、区)。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对接平台,成为创业者实现梦想的摇篮。

  与之同步,我市还通过实施“六个十”工程,创建十大劳务品牌,完善“培训+鉴定+就业+服务”一条龙培训就业模式,打造省、市级劳务品牌,提高了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劳务品牌的影响力,临汾市重点培育新兴劳务品牌,实现县域全覆盖。通过实施“一县一品牌”工程,我市已成功打造出4个省级、12个市级劳务品牌和3个国家级、8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9.2万人。

  汾西县划拨2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打造“汾西缝纫”特色劳务品牌。通过组织开展缝纫工技能大赛,发放务工补贴27.3万元,不仅提高了缝纫工的技能水平,也激发了就业创业热情。乡宁县针对民宿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培训,积极培育“云丘山民宿管家”,已培训394人,带动就业率达37.6%。洪洞县重点培育“洪洞小吃”劳务品牌,累计培训1300余人,带动60余家饭店提效增收。襄汾县更是计划培育“一百家电商小店”和“一百个电商村官”,通过电商扶持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些劳务品牌的打造,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行家和里手 赛事显身手

  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我市制定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计划清单,出台《临汾市星火项目创业大赛指导性方案》,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星火创业大赛。同时,积极参加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比赛、“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展示出临汾创业者的风采和实力。

  在本地赛事方面,我市举办“创青春”临汾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临汾市“创客中国”大赛、晋创大讲堂、青年夜沙龙等一系列赛事活动,评选出优秀创新创业项目30个、人才30名。这些赛事和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赛事的举办,我市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市还大力实施“技能就业”“技能致富”“技能强企”计划,新增长期照护师、无人机驾驶员、科技咨询师等41个新型工种,举办临汾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学员示范班和山西省第六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临汾市初赛。通过培训和赛事活动,今年新增技能人才852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296人。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职业发展前景。技能培训的赋能作用,让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也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服务无止境 挖潜再升级

  为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促进就业创业,我市实施了多项创新举措。一方面,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行动。今年通过募集岗位24.5万个,其中重点领域岗位6376个、政策性岗位1.01万个、零工岗位3.15万个、市场化就业岗位19.7万个,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开展“人社服务专员”入企服务行动。深入华翔、尧都云商产业园等企业和园区,开展服务活动51次,举办“政策大讲堂”5次。通过主动为企业发放各类奖补1051.33万元,切实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这些服务举措的实施,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此外,我市还创新“夜市+商圈+古街 政企民三方共赢”的工作思路,开展招聘活动。目前,市本级、尧都、洪洞、曲沃、翼城、霍州等县(市、区)已举办“夜市招聘”16场,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尧都万达广场和生龙国际夜市招聘会客流量双双提升,实现了“就业+消费”双赢。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求职渠道,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客流和销售额。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我市同样成果丰硕。先后出台《临汾市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临汾市加快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行动计划》《临汾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措施,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全市共有136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营业收入达到1.74亿元,同比增长8.75%。其中,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的规上企业有7家。

  为引导和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展,临汾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挂牌成立,现有会员单位63家。临汾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临汾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共入驻3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38家创新创业企业。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大讲堂”活动19次。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面向未来,我市正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深耕就业沃土,以更优服务筑牢民生根基,奋力谱写高质量充分就业新篇章。

  记者 王晓娜 王小庚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