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极简审批”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8-28 08:59: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初秋时节,在永和县春晖雅苑房地产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施工。就在三个月前,该项目负责人贾永平还在为审批手续发愁,如今他高兴地说:“以前听说办手续要跑断腿,没想到现在坐在办公室就把所有手续都办妥了,从提交材料到拿到施工许可,比我们预计的时间快了大半个月!”

  如今,在永和县,这里的审批速度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最快15个工作日内就能走完全部流程,甚至出现了“企业材料还没准备齐全,审批人员已经上门催办”的情况。

  这样的变化,源于永和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一场“刀刃向内”的生动改革。

  企业少跑腿 服务多上门

  “以前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审批局主动上门,手把手教我们准备材料,效率高多了!”说起永和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新变化,贾永平连连称赞。今年以来,该局一改过去“坐等企业上门”的审批模式,主动靠前服务,让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在春晖雅苑项目还处于规划阶段时,该局就提前介入,组织住建、环保等多部门召开并联审批会,为企业量身定制《项目前期手续推进表》,把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等一次性列清楚。同时,专门成立服务专班,安排“首问责任人”全程跟踪指导,确保企业申报“不走弯路”。

  “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六零服务’——零推诿、零延迟、零距离、零差错、零失信、零投诉。”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若桥介绍,为了兑现承诺,他们不仅主动上门讲解政策,还建立提醒机制,实时跟进企业材料准备情况,确保审批流程无缝衔接。

  这种“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模式,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春晖雅苑项目的施工许可为例,办理时间比以往缩短了近40%,为项目早日开工争取了宝贵时间。如今,该局正将这一服务模式推广到更多重点项目,用“政府跑腿”代替“企业奔波”,助力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

  审批做减法 效能做加法

  “没想到现在项目审批这么快!”四海景悦小区建设项目负责人宋书瑞感叹道。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该县审批部门对审批事项进行时限再压缩,通过精简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材料,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办事效率的提升。同时,审批部门主动帮助企业开展并联审批事项的材料同步准备,使企业材料准备时间大幅减少。

  “我们不仅让审批提速,更要让企业随时掌握审批进度。”永和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项目建设股股长黄世红介绍,审批过程中,他们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定期向项目单位负责人和承办人推送审批进度、存在问题、审批结果等信息,确保企业第一时间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更让企业感到贴心的是审批部门推行的“前期预审”服务。在项目立项阶段,该县审批部门就联合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对项目是否涉及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敏感领域开展“合规性预审”,提前明确调整方向,避免了企业因后期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损失。

  “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的创新审批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审批部门对主要材料齐全但次要材料暂时欠缺的情况,允许企业先办理后补交,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在建的不少项目正是受益于这一政策,项目建设进度得到有效保障。

  “从材料准备到审批完成,整个过程都有专人指导,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帮我们协调解决。”宋书瑞表示,这种主动靠前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倍感温暖,也让他们对项目如期建成充满信心。

  时限压到底 服务做到优

  审批提速带来的变化,正在永和县遍地开花。据介绍,改革前,建设项目从用地规划许可到开工需要60个工作日,企业至少要跑5次;如今,永和县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审批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办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企业“零跑动”,审批效率提升75%。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该县创新推出“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模式,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方案,明确办理流程和时间节点。今年以来,已为60多个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同时,继续落实“群众点单、政府接单、党员跑单”服务机制,组建工作“突击队”,通过“流动服务”的模式破解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难题。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便利,这是全体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初心和担当。”郭若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并联审批机制,加强审批人员培训,同时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涉企服务领域,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