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郭若桥代表:
实施审批服务“硬举措”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壮大民营经济,更大力度创优营商环境,让‘好政策’精准滴灌,让‘好服务’便捷高效,让‘好环境’稳定可预期。”郭若桥认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部门应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郭若桥建议,以审批流程“硬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软环境”,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迭代升级,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现跨部门事项“并联审批、闭环办结”;拓展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覆盖范围,推动政务服务从“专科受理”向“全科服务”转型;创新“12345”热线“接诉即办”机制,完善“办不成事”窗口兜底服务功能,搭建企业诉求“收集——研判——督办”全链条响应体系;实施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工程”,通过智能预审、容缺办理等机制,持续压缩企业办事时间成本;通过制度创新、服务提质、数字赋能协同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安月琦
乔可英委员:
加快智慧矿山建设
创新构建“临汾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煤炭行业要坚持‘规模化发展、绿色化开采,智能化改造’的原则,不断降低开采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乔可英说,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现实需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乔可英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并在资金扶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矿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协调电信部门,建设高速、稳定的矿山专用网络,并建立矿山数据中心,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激励机制,为数字化智慧矿山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继续深化与华为等科技类企业的三方合作,积极构建“装备+AI算法+应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输出的智慧矿山“临汾模式”。
记者 郝海军 王梓轩
杨旭东委员:
持续聚焦科技创新
抓好平台载体建设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觉特别务实,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杨旭东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胜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23”发展战略,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互嵌耦合。”
建设“晋创谷·临汾”创新驱动平台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科技局作为牵头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力推动“晋创谷·临汾”建设,确定了“一核引领+双轮驱动+N区拓展”的总体建设布局。
杨旭东建议:要聚焦“4+N”发展思路,引育孵化优质企业;坚持一流团队抓运营,持续健全服务体系;延伸触角谋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平台载体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强化银企对接、组建产业基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记者 任怡星
李兵代表:
注重“保险+预防”
筑牢文物“防火墙”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开展煤矿、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森防、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李兵认为,当前,我市文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不容忽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李兵建议,在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面推行“保险+预防”文物双重保障体系,推动景区管理单位投保文物火灾专项责任险,建立保费补贴与消防安全评级联动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倒逼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树牢“以文养安”理念,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建筑智慧消防系统建设及老旧设施升级改造。高质量落实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制,实现文物建筑风险防控责任到岗到人,严格火源智能监测管理,完善分级响应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景化应急演练,培育兼具设备操作与应急处置能力的消防骨干队伍,形成文物保护与消防安全的良性互动。
记者 曹燕
段忠恒委员: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着力壮大民营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壮大民营经济,更大力度创优营商环境。让‘好政策’精准滴灌,让‘好服务’便捷高效,让‘好环境’稳定可预期,这三个方面明确了工作思路、提出了务实措施,激发了民营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段忠恒表示,“这些举措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让我真切感受到民营企业越来越受重视。”
段忠恒建议,要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地,打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对惠企好政策应享尽享。建议政府部门定期举办企业座谈会,聆听企业诉求,并深入解读政策法规,助力企业精准把握政策走向。同时,希望有关金融部门紧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针对性设计金融服务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问题,更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祁欣
韩毅委员:
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有效提升信贷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聚焦供应链金融,大力培育集融资、结算、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主体。”韩毅说,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应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让地方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韩毅建议,引导地方金融机构紧密围绕本地特色产业供应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涵盖资金融通、账款结算等全链条金融支持,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需求。同时,简化普惠金融业务流程,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与“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携手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常态化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提升普惠金融精准触达,激发放贷积极性,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文军
范娴娉委员:
打造微短剧之城
激活全链条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速发展‘微短剧+文旅’等新业态,我市正在加快成为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视听产业新高地。我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全力打造微短剧之城的建议》。”范娴娉认为,临汾具备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特别是借助腾讯微短剧基地和央视频共创点的资源,建议将微短剧产业纳入临汾长期规划,助力城市发展;构建“微短剧+”产业模式,通过微短剧引流,推介临汾美食美景,激活全链条产业。
同时,范娴娉建议积极搭建版权登记平台,保护创作者权益;加强全链条人才培训,打造全国培训示范中心;并坚持“精品化、规范化、长期化”的发展理念,让“微短剧+”赋能各行业,共同推动临汾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临琦
田文君委员: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全面优化服务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双品质’建设最大逻辑,建设更具特色的魅力城区。”田文君认为,我市在大力推动城市“双品质”建设的同时,应顺势探索建立物业服务新机制。
田文君建议,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切实维护业主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首先,强化部门行业监督,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对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设立较为硬性的门槛,用制度制约物业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次,探索建立针对物业企业和业主的制约措施,达到双向制约的效果;明确职责分工,减少纠纷矛盾。第三,清晰界定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边界,避免因水、电、暖、气费用代收代交产生二次矛盾。第四,健全综合执法联动机制,推进公安、城管、环保等综合执法力量进小区,破解小区停车难、经营网点扰民等问题。第五,推动业委会成立和运行,有效发挥自主管理作用。同时,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业委会需要具备的相关专业人员和资格要求,并对业委会的筹备运行提供专业指导,提高业主参与度和管理水平。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