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我省阳泉市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缅怀抗战英烈,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领袖嘱托,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让安泽县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讲解员李启洲深感振奋,他说:“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后的讲解中,我将更生动地传递抗战精神,通过讲述八路军浴血奋战的故事和根据地人民支前抗敌的事迹,让参观者真切感受爱国情怀的力量。同时,立足本职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克服工作挑战,不断提升讲解水平,让抗战精神绽放新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将崇高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文化滋养,让红色基因融入百姓日常,文化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扎根临汾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土地的文化工作者,讲好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守护和传承宝贵的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荣光。”翼城县人民文化馆馆长邹亚莉表示,“今年,我们精心策划,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走出’文化馆、‘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圈,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深入社区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礼堂、中小学校园,开展‘红色旋律进万家’系列活动。老师们不仅教授经典革命歌曲,更会讲述歌曲背后的烽火岁月与英雄故事,让大家在学唱中感悟历史、汲取力量。未来,翼城县人民文化馆将持续深化拓展这一惠民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形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上深深扎根、蓬勃生长,让伟大的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系统保护、科学开发、创新呈现,使其焕发时代光彩、赋能地方发展,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课题。“西戎文学纪念馆作为蒲县重要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传承红色文艺、弘扬人民文学的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纪念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西戎先生‘扎根人民、书写时代’的文学精神,使其成为激励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精神源泉。”蒲县文化和旅游局旅游股负责人曹莹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展陈方式,运用数字化、场景化等手段,增强互动体验,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西戎先生作品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家国情怀。同时,我们将整合蒲县及周边地区的文旅资源,推动‘文学+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研学线路,让西戎文学纪念馆成为临汾乃至山西文旅的新亮点,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县建设注入新动能。”
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临汾市实验小学校长芦秀萍表示:“我们将深化‘红色地标研学’,组织学生常态化‘追寻红色足迹’,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历史可感可知。同时,依托‘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推动红色教育多元化,将《游击队之歌》等融入教学,推广‘读红色经典·做强国少年’亲子共读活动,邀请模范退役军人进校园,以真实故事点燃爱国情怀,强化价值引领;通过‘我的2035展望’等活动,引导学生将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深化实践磨砺,通过志愿服务、劳动锻炼锤炼担当精神;探索‘红色基因+科技’等新路径,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后楼底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燕峰说:“我们要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英雄事迹等,建立红色档案,将散落的‘红色珍珠’串珠成链。同时,创新举办‘红色故事微课堂’、历史情景剧等特色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力,让红色故事更生动、更贴近群众,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服务社区居民的强大动力,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以红色精神培根铸魂,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曹 燕 亢亚莉 安月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