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937年先辈的信

2025-08-28 16:30: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敬爱的先辈们:

  你们好!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提笔写下这封信,跨越时空的阻隔,与你们对话。此刻执笔,我仿佛站在时光的渡口,望向1937年的山河。那是烽火连天的岁月,枪炮轰鸣撕碎了和平的宁静,华夏大地满目疮痍,而你们,毅然挺起民族的脊梁,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今年是2025年,距离你们当年浴血奋战的年代已有80余载,但那段历史,我们从未忘却。

  1937年,那是怎样一段黑暗的岁月啊!卢沟桥的枪声,如恶魔的咆哮,打破了华夏大地的宁静。侵略者的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村庄被焚毁,百姓被屠戮,妇女儿童在恐惧中颤抖。你们,本也是平凡的百姓,或许有着自己的小家庭,有着对未来朴实的憧憬。但当民族危亡的时刻,你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放下了锄头、笔杆,拿起了武器,成为了民族的脊梁。

  我虽无法亲身经历那段岁月,但从历史的记载和长辈的讲述中,能真切感受到你们的坚韧与无畏。在冰天雪地中,你们穿着单薄的衣衫,吃着冻成冰块的土豆,却依然坚守阵地;在激烈的战斗里,你们不顾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那一个个英勇的身影,那一幕幕悲壮的场景,让我每每想起,都热泪盈眶。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世界紧密相连。信息的传递只在瞬间,无论相隔多远,都能通过视频看到彼此的笑容。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难题,让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便捷。高铁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让“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了现实。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无数人传承着你们不畏艰难的精神。他们深入偏远的山区、荒芜的沙漠,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修建基础设施,让那些曾经闭塞落后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孩子们有了崭新的学校,老人们有了可靠的医疗保障,每一个家庭都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

  在科技攻坚的前沿,科研人员将你们“不畏强暴”的精神转化为“不畏强技”的勇气。面对国外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封锁,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夜以继日地钻研。在实验室里,他们反复试验,失败了再重来;在车间里,他们精心打磨每一个零件,追求极致的精度。从“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到“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万米深海,到“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都彰显着中国科技的力量。

  先辈们,你们曾期盼“愿后世不闻硝烟”,如今盛世如你们所愿。但我们从未忘记来时路,会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时代的奋斗。这封信,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想告诉你们:山河已无恙,我辈当自强!我们会带着你们的精神,继续前行,让你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此致

敬礼!

刘昱彤

2025年7月7日

(市五一路学校 指导教师:张 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