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张大爷,您的血压偏高,超出了正常范围,是不是最近没有按时吃降压药?”
“快过年了,孩子们今年春节回来,最近忙着收拾家,准备吃的呢,忙起来就给忘记吃药了。”
“您有高血压,必须按时吃药,准备过年也别给累着了,该休息就休息,春节期间也要注意清淡饮食,我会打电话提醒您的。”
时值腊月,“年”的脚步是越来越近,年味儿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浓,尧都区刘村镇周家庄村的村民们都忙活着准备过年。大学生村医白泽阳依旧和往常一样忙碌着,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药箱,走村串户对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
今年25岁的白泽阳是吉县中垛乡人,从小便对中医很感兴趣,怀揣着学习中医、治病救人的理想,他考入了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中医学专业,毕业后曾在吉县人民医院实习过半年。2024年9月,经过不懈努力,他通过了大学生乡村医生公开招聘考试,来到周家庄村卫生室成为了一名村医。
乡村医生是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医务人员,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不仅要为村民提供日常的诊疗服务,还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村民们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宣传健康知识,向大家讲解各种疾病的防治方法。
进入腊月,这是白泽阳在周家庄村卫生室工作的第5个月了,村民们对这位年轻、热情、努力的大学生村医很是熟悉了,一路上不断地有人打着招呼,时不时还有人会向他咨询一些疾病知识。
“万事开头难。虽然上岗前我们在省里经过了专业培训,了解掌握了乡村医生执业规则和特点,但是在基层工作中总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在的周家庄村位于汾河以西,村里很多人都说的是河西话,刚来的时候听他们说话就有点听不懂,还得让其他人给‘翻译’,经过四个多月的摸爬滚打,现在大部分都能听懂了,和村里的交流没啥问题了。”白泽阳回忆起刚来周家庄村工作那会的窘境。
区里、镇里对大学生村医的工作生活非常关心,考虑到周家庄村卫生室吃住不方便,便安排白泽阳在刘村镇卫生院宿舍住下,吃饭也在食堂吃,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他也一门心思把全部精力扑在了工作上。
有一次,白泽阳在村卫生室给村民们进行日常体检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李大妈脚部出现了一处溃疡,周围的皮肤红肿发炎。溃疡会导致疼痛、出血、化脓、感染等情况,如果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一旦发生扩散,会从局部扩散到全足、甚至能够扩散到全身,导致脓毒症,从而危及生命。
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李大妈近期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后,判断这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加上平日里对脚部护理的忽视,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白泽阳迅速行动,用生理盐水小心翼翼地为李大妈清洗伤口,去除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然后仔细地为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完伤口后,他发现村卫生室里没有治疗这种并发症所需的药品,又立即联系志愿者帮忙购买了药品。
药品买回来后,白泽阳贴心地教李大妈如何正确使用药品,给她讲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以及日常护理的重要性:“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值。还有,平时要注意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干燥,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受伤。只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白泽阳密切关注着李大妈的病情变化,定期为她伤口换药,调整治疗方案。在他的精心治疗和关怀下,李大妈的脚部溃疡逐渐愈合,血糖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村里年轻人少,老人非常多,而且老人们基本上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基础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比较多。面对这种情况,白泽阳及时向慢病患者传授健康知识,纠正村民高盐、高油和高糖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顺时养生,方能长寿。这套健康口袋书强调‘未病先防’,以春、夏、秋、冬为主线,从穿衣、饮食、起居、出行、运动等方面给出简单易行的专业养生建议,还特别针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出具体的保健方法。同时,针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发病特点,介绍了具体、有效的养生知识。”每到换季的时候,白泽阳就会拿着刘村镇卫生院印发的《家庭医生在身边健康口袋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村民们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教授日常保健方法,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不少村民们从中受益,对他的工作也更加配合。
对于2025年,白泽阳已经定好了目标:“现在一有时间我就在学习,希望能争取早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开始我的行医之路,为村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和治疗。”
记者 王德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