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转型动能 激活绿色引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5-11-06 08:57: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连日来,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新篇章作贡献。

  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鹏表示,市能源局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能源工作。一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能源迭代升级。聚焦煤炭、煤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智能化矿井建设,持续推进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深化煤电与新能源联营,推动传统能源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是以多元布局壮大清洁能源供给,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因地制宜扩大光伏、风电等产业规模,同步探索氢能、储能等未来能源赛道布局,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三是以系统思维统筹绿色转型与安全发展,锚定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同时,强化能源安全生产监管,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能源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我市能源发展的鲜明底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置于突出位置,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明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坚持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统筹,深度实施“空气质量稳步进位、地表水质全系达优、土壤环境整体安全”三大系统工程,以美丽临汾建设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新篇章作贡献。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两大部署精准点出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也为人祖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吉县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云鸽说,“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将生态保护贯穿于景区运营全过程,持续深挖‘人祖创世’文化内涵,打破‘单一观光’模式,构建起‘文化+生态+体验’的融合体系。联动周边资源,以‘吉’文化为核心串联自然景观与民俗活动,让根祖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生机。在业态创新中拓宽绿色融合的边界,打造差异化的文旅康养度假区。开发‘地质探秘+文化寻根’研学线路,继续深耕‘康养+旅游’融合路径,推进水景餐厅、忘忧山庄扩建等设施升级,继续挖掘、创新、传承‘人祖山娲皇传说、人祖山古庙会、人祖山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依托文化产业园扩大品牌影响力,用绿色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为吉县打造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创新是最美的传承,使用是最好的守护”,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太平绣球代表性传承人刘云芳多年来坚守的初心。她表示:“全会勾勒的文化蓝图,要靠每一个传承人的实干去落地。我会继续深耕‘非遗+’融合路径,推进‘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节庆’等新业态发展,依托文化产业园扩大影响力,把太平绣球做成年产值近百万元的文化产业;以一针一线的坚守与创新,既守好太平绣球的工艺根脉,又带动更多人参与传承,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传递文化自信,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心窝窝’暖起来,真正实现‘文化有传承、产业有发展、百姓有收益’的美好愿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永和县林翠民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林翠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承必须与时俱进,要在坚守传承初心的同时,积极融入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要将剪纸艺术与地方生态旅游相结合,通过开设非遗体验工坊、设计主题文创产品等方式,让传统技艺成为助推绿色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勇担文化使命,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用更多精美的剪纸作品把家乡故事、非遗魅力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能,以实际行动做全会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和实践者。

  记者 曹燕 刘超 刘静 孙哲峰 闫璟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