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推进“六县战略”实现富民强县

 

2015-04-07 09:06: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苏晓峰 魏建云)今年,安泽县主动适应新常态,实事求是谋发展,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全力推动“六大发展”,强力推进“生态立县、农业固县、工业强县、城镇塑县、文化兴县、民生和县”六县战略,全面加快了生态安泽、富裕安泽、幸福安泽建设步伐。
    推动廉洁发展、安全发展,创优发展环境。该县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推进“六权治本”,向社会公布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盯紧权力运行的关键点、薄弱点、风险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煤焦、土地、交通、房地产等为重点,抓住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坚决惩处滥用权力行为,严查各类腐败案件。加大对群众身边的教育、医疗、环保、社保、涉农等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进安全发展上,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晰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重点抓好煤矿、危化品、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学校等安全工作,严防事故发生。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在维护社会稳定上,推进“三级中心、一网一格”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突出社会管理与服务并重,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法治安泽”建设,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该县大力实施“农业固县”战略,稳步发展主导产业,扎实推进科技调产。实施国家农发土地治理项目、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马壁土地整理工程、和川小流域北片、保护性耕作4000亩、深松整地2万亩等工程。巩固“双千万”财政奖补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将更多财力向农业倾斜。突出玉米品牌建设,创建优质高产玉米示范园,支持惠源科贸开展QS认证工作,加快玉米的深加工。连翘产业上,推进香雪制药占地500亩、全产业链永久性项目落地生根。同时,推广黄芩直播技术和机械采收技术,全面加快“一县一业”步伐。核桃产业上,强化园区建设标准和技术跟踪服务,以挂果见效为目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巩固8个千亩示范园建设。畜牧产业上,发展设施圈养,优化畜禽结构,在杜村乡建设畜禽粪污治理点2个,在杜村、唐城、良马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点。开展“院县共建”,与省农科院等机构合作对接,推进乡镇“示范田”工程,抓好特色产业、设施农业,扶持发展设施蔬菜,鼓励发展越夏菜,在和川镇、唐城镇新发展蔬菜春秋棚200亩。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坚持“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20个经营有方、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扶持润祥农贸、蔺泉酿酒等企业,扩规模、创品牌、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新型化。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做强、做精、做细煤化工,提高附加值,推进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建好工业园区发展平台,实施唐城煤焦化深加工工业园区电力、道路、污水处理、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永鑫发展120万吨干熄焦项目,加快天盛化工、宏泰建材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内唐城村、李家沟村、庞必车村移民搬迁工程。谋求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突破,抓好企业科技研发和孵化器建设,力争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家,推动科技创新新突破。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完善银企合作机制,推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推动小微企业发展上台阶,探索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使民营经济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提升三产发展水平。立足生态优势,弘扬荀子文化,坚持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子,建设精品景区,打造精彩线路,推行精细服务,推进荀子文化园内涵充实提升工程。同时,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与周边县市旅游合作,扩大安泽旅游影响力,拓宽客源市场。紧紧抓住中南铁路贯通、长临高速建设的有利时机,逐步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同时,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快递配送、连锁经营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守住生态底线,抓好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建设。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木材采伐审批程序。强化综合执法,坚持严查重处,以高压态势打击毁林开荒、私挖乱采、电鱼捕鱼等违法行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
    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加快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推动沁河、义唐河县城段治污工程及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同时,深入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加强排污监控治理。突出“山上治本、身边增绿”,全年完成1.52万亩造林任务,实施综合开发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同时,与上级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把林业生态发展与群众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向林业要效益、要增收。全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城,打造宜居县城。加快推进以“一纵一横”建设,全力抓好“一横”道路改造、3栋还迁楼、市政广场等工程,打造精品街道,扩大县城容量,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希望街改造、4条巷道硬化改造、信用联社办公大楼、奥体中心续建等工程。县城经营管理上,加大对非法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的治理力度,切实维护城建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县城风貌管理,保护好山、水、林、桥,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县城,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生活得更舒适。改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精细、高效、便捷的管理格局,深入开展“脏乱差”专项整治,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农村安全饮水、马壁乡唐村硬化、良马杜村乡镇连通路等工程建设。
    农民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实施5个乡镇、27个行政村、170户608人的扶贫搬迁工,抓好和川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年内建成移民新村、完成生活安置任务。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搞好畜禽粪污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综合整治脏、乱、差。宜居示范工程,抓好1个省级、4个市级3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建设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和川中心幼儿园、杜村、良马中心幼儿园建设,逐步实现镇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投资600万元,实施部分校舍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引深“顶岗支教”、“三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实施“十二年教育全免费”等教育惠民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卫计服务水平上,重点实施县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中医院住院综合楼、杜村乡卫生院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定期抽调专业骨干,组建医疗服务队,让优质医疗资源进农村、进基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乐在周五”、“农民健身舞”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资源共享,继续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棋牌室、电子阅览室,以及乡镇、村农家书屋等场馆。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设立善行义举榜,加强“感动安泽”人物宣传力度,开展好“德润荀乡、共筑梦想”主题活动,净化社风民风。完善社会保障上,拓宽创业、就业渠道,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10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50人。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救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刘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