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鲜嫩的连翘叶、满溢的茶香、朴实的笑脸……7月11日,2020安泽药茶——斗茶比赛第二场拉开了帷幕。上午8点,来自安泽县各乡镇的参赛人员集结完毕,准备在赛场上一决高下。
赛前,茶叶采摘、晾晒、上筛、摇青四个环节由选手完成,现场比赛内容包括杀青、揉捻、烘焙、挑拣过筛四个环节。
随着“比赛开始”的一声令下,选手们忙活了起来,一边要掌握电炒锅的温度,一边要确保自己揉捻茶叶时的力度,场面十分热闹。来自马壁乡的参赛选手郑凤莲丝毫不受周围环境影响,按部就班,把场面掌控在自己的节奏中。她沉着冷静的“大将风范”,很快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
“我看她采摘的茶叶叶子鲜嫩、颜色翠绿,而且炒茶的手法比较娴熟,很期待成品,希望可以买一些回家品尝。”围观群众郭玉霞穿过人群,仔细观察郑凤莲是如何炒茶制茶的,“安泽人有喝茶的传统,我虽然还没有掌握炒茶制茶的技艺,但是还是能品出一二的,县里举办的这个活动让我对家乡的连翘茶有了新的认识。”
斗茶比赛现场,安泽县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中心的古筝班、茶艺班、电商班的学员现场助兴,演奏乐曲、讲解茶道。全民参与炒茶制茶的氛围日益浓厚。
“桑曲村在第一次斗茶比赛中获得了团队铜奖和个人最佳潜力奖。我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就带领村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第二次比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杜村乡桑曲村“第一书记”刘萍又一次带着村民来到了比赛现场,她自己也作为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前夕,我们专门上山挑选成色好的连翘叶,可惜却赶上了一场雨,连翘叶的品相不够好看。”刘萍有些惋惜地说。
自己的茶叶制作完毕后,刘萍又急急忙忙去看村里其他选手的比赛情况。“比赛不仅激发了村民对炒茶制茶的兴趣,更增加了干群的凝聚力,为今后药茶产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一盘一盘新鲜茶叶陆续出炉,评委们一杯一杯慢慢品鉴,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进行评分。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但现场的气氛依旧火热。
“各乡镇的参赛选手拿出各自的才艺,上台露两手!”在主持人的盛情邀请下,村民们积极主动登台献艺,有的唱民歌,有的拉二胡,有的唱戏,为斗茶比赛添彩不少。斗茶比赛不仅极大提升了全民制茶的积极性,更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第一场比赛不同,此次比赛增加了攻擂赛,增强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产生了金冠茶王1名、银冠茶王2名、铜冠茶王3名、制茶先锋4名、最具潜力奖20名,以及金冠制茶团队1名、银冠制茶团队1名、铜冠制茶团队1名、优质制茶团队4名。在攻擂赛环节,马壁乡个人赛选手郑凤莲攻擂成功,成为本期个人赛新擂主;团体赛中的冀氏镇守擂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擂主地位。
“通过全民技能培训,老百姓掌握了炒茶制茶的技能,这为全民参与炒茶制茶奠定了基础。”安泽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晨伟介绍,“安泽连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结合我省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山西药茶的契机,连翘茶可以作为龙头品牌带动安泽其他药茶的发展,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打造新的产业链。”
斗茶斗出了技艺,斗茶斗来了效益。两家制售连翘茶的企业现场收购了成品连翘茶10余公斤。
“安泽县连翘占全国总产量四分之一,有‘连翘生产第一县’的美誉,要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品茶斗茶,鼓励全民参与,让‘家家种连翘、人人学制茶、户户炒茶叶’成为常态。”谈及未来,安泽县委书记廉海平说,“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将成为过去式,要做大做强药茶产业,让安泽县真正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