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开辟一片领域

2011-02-12 10:06:00 来源: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转眼间,我来临汾日报社已近10年了。这10年来,我写过社会新闻、文化新闻、综合新闻,直到现在专注于写教育新闻。每到一个领域,我的内心都涌动着一股热流,总想写出一些真正反映这个领域现状的鲜活报道。10年来,在各位领导和报社同仁的帮助支持下,我不断进步,在业务工作中收获了很多。

曾记得,2008年初我在写《解读临汾教育系列报道》的时候,当时市人大刚刚评议过教育,教育系统的压力很大。我初次登门,面对的该局领导的态度冷淡。其中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你想了解就了解吧。我冷静地面对这些情况,不卑不亢地应对着他们,并从中发现一些我感兴趣的人。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发现教研室的张苏华主任有一些真知酌见,于是约她谈谈临汾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一个下午,我们之间谈了两个多小时,谈得很投机。最后她感慨地说:看得出,你是真正想了解一些教育上的问题,我们以后可以多交流、多探讨,教育离不开媒体,媒体也离不开教育。这之后,我根据我们谈的观点,又结合与其他教育界人士的观点,写出了《升学率:辉煌与尴尬》。同时,我又多方联系,深入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老师们中间,了解班容量问题、家长陪读问题、学校布局规划不合理的问题等等。当时正值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教育,作为记者,在采访中适时引导他们讲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些什么建议,这种真诚探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采访对象的支持与肯定,并积极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报道写出后,经过报社领导的润色,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赞赏。他们认为,报道对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迁就,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同时,对问题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十分难得。有的读者来信以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激励我们。良好的社会反响超出想象。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真诚地付出劳动,只有真正地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才可以得到读者的共鸣!

一次小小的成功对我启发很大,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把每一次采访当作实践、学习的机会,也是不断成长、自我完善的机会。在参加每一次活动,例如听课、校长论坛中,我总能从专家点评中悟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不少教育界的人士看到我愿意学,也不断帮助我,使我进步很快。201010月,一位叫石卫华的老师专门找到我,说师大实验中学的课改搞得不错,应该关注一下。起初,我不以为然,后来去了,本打算听一节课,结果欲罢不能,在校听了一天的课。那种好久以来渴望看到的课堂终于看到了,学生讲课有条有理,教师引导概括言简意赅,课堂上弥漫着课改热浪。我深受鼓舞,先后一个多月十余次深入该校采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之后,带着激情写作,在报道中,不但写出了课改的现状,而且深入分析课改面临的困惑,需要解决的问题。报道写成后,该校校长十分满意,并再三说,你写得很实,看得出是真心关注教育。

从业10年,从以前的懵懂工作,到现在目标明确,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真诚的付出,让我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充满喜悦、游刃有余。今后,我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向报社同仁们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写出更多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报道,向一名专业型的记者不断迈进。

 

科教文化周刊  郭璞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