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

发布时间:2015-04-18 11:08:13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光斌:中国民主的巨变与走向

    中国民主观念,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维度的选举论,演变为新世纪之后的国家建设语境下的民主形式多元化的多维度论。

    第三波民主化,尤其是“阿拉伯之春”之后的世界政治实践,都使得很多中国人的民主观念开始复杂化起来,很多人已经不再把以党争为核心的西式民主奉为圭臬。

    未来改革即到2020年的取向是:国家有能力、权力有边界、权力受约束。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改革落地生根要除“四障”

    推动改革的关键在落实。当前,能否打通“肠梗阻”、防止“急就章”,能否力戒“一团麻”、避免“大呼隆”,关系改革的直接效果。打通“肠梗阻”,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防止“急就章”,进一步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力戒“一团麻”,进一步攻坚改革的重点难点。避免“大呼隆”,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实效性。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高建生: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让普通群众不仅具有目标设定、前景展望和发展预期意义上可能的“获得”,而且必须具有现实可见、可拥有和可支配的,并且在今后发展中还会不断充实的实在“获得”,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基础要求。

    必须让普通群众既能够从自己“获得”过程的纵向比较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也能够从与具有可比性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横向比较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必须既让普通群众中某部分群体、成员享受发展成果而形成“更多获得感”,也让其中大多数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实际“获得”中产生“更多获得感”,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要求。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