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和风细雨,拂荡昕水河畔、翠微山下,从县城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到职工,全县上下掀起了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热潮。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大宁县交通运输局一班人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沉心调研、俯身做事,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了交通工作的有序进行。
足迹留在黄河畔 一心为民解忧难
在包村扶贫工作中,他们始终以“转作风、收实效、接地气”为目标,俯身下沉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听取党员群众心声,立说立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在行动中。
太古乡后腰村地处黄河岸畔,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县交通局扶贫工作队来到该村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谈拉家常,心贴心交流了解村情民意,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共商后腰村的调产富民大计,通过了解群众目前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立了两件惠民实事:一是修复通过田间的两公里道路,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二是修复宁太线通往后腰村的两处腰子路段,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回来后,他们立即投入资金12万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办好了这两件实事,加深了与干部群众的感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边查边改重实效 化解矛盾促和谐
在感情上亲近群众、思想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进群众、服务上跟进群众,对群众的意见认真对待,认真整改,虚心接受,在调查研究中接地气、得民心、聚合力、促和谐、树形象。
大宁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向公交、出租司机、客运车辆经营户和广大旅客等服务对象发放评议表进行调研,征求意见建议,并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当听到旅客反映说客运站更新客车后,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存在问题,导致旅客对客运站工作人员产生误解,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客运站的服务形象。他们立即开会研究,采取加强法律、政策宣传;运管所加强对客运站、胜通公司的监管;改变工作方法,加快协调,避免矛盾激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四项措施,经过科学的整改方案和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解决了问题,化解了矛盾纠纷,达到让旅客满意的目的。
以人为本抓安全 标本兼治除隐患
大宁县地处山区,有两条国道和136条乡村公路,弯道急、陡坡多,再加上大部分路段地处崇山峻岭,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作为他们全力抓好交通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防患于未然。
局领导经常到运管所GPS监控中心检查客运车辆和危货运输车辆的营运情况,实地调阅查看监控中心的监控记录,抽查正在运行的客车和危货运输车辆的行车速度、载员情况、服务态度等,确保监控到位,对超载、超速车辆按规定严格处罚,确保道路运输稳定安全。当发现小金殿公交有限公司、宁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普遍存在车辆保养记录不完善、安全生产机构职责不明确的问题,立即进行纠正,并在短期内全部整改到位。
针对今年春季以来,雨水增多,部分路面出现水毁,影响车辆安全出行,形成安全隐患的现状。为排除隐患,他们迅速组织力量,投资100余万元对水毁路面进行全面修复,使各种车辆畅通无阻,方便了群众出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宁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在发展交通事业的征程中踏出铿锵有力的足音,用心血和智慧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谱写出更加优美动人的交通和谐曲。
通讯员 侯耀强 张文来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大宁县太德乡 “三有”举措强基惠民
下一篇: 八十三岁老母亲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