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宁县的片片成熟苹果园里,鲜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诱人的光芒。在这丰收的果园里随处可见妇女们忙碌而欢快的身影,采摘搬运、分级装箱……她们正成为果园秋收的主力军。
“不出县就能挣着钱,10天时间,我挣了1000元!”大宁县太德乡妇女李芳说。往年,李芳干完农活后就闲在家里,但这两年则大不一样了,她和同村的姐妹们在果园给果树套袋、取袋、采摘苹果,挣钱补贴家用。“家门口的钱好挣,这工打得放心,花费还少。”“在本县果园打工,这可是挣钱、顾家两不误,还不用担心工资发不了。”同行的妇女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打工感受。
近年来,大宁县委、县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富裕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该县特有的自然条件,把苹果确定“一县一业”示范基地县。为此,该县坚持高标准规划。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地形开阔、光照充足的太德垣、割麦垣、太古垣、安古垣、东堡垣、秀岩垣和白村至布业垣八大垣面进行建园,凡是海拔在600至1200米之间、坡度在15度以下的空当地块,全部栽植苹果。全县统一选择富士系列为主栽品种,合理调配早、中、晚熟和加工品种。坚持高质量建园。统一采用大坑整地,密度为33株/亩。大力推行肥土回填、泥浆蘸根、树盘覆膜、树干套袋等基本栽植技术,提高栽植成活率。以实现苹果苗木“自繁自育自用”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广大农户积极育苗,建立苹果苗木繁育基地,满足苹果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高科技管理。
全面加强果园管理,按期落实好覆土越冬、抹芽修剪、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措施。
目前,该县苹果种植面积已突破10余万亩,提前实现了人均2亩园的奋斗目标,一些老果园也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管理下也重新焕发了青春。苹果产业的迅速崛起,在带动县域经济腾飞和果农富裕的同时,也形成了全县妇女劳务经济的新生态。经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全县各乡镇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在自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创收,不仅拓宽了农村妇女增收途径,还有效解决了苹果采摘期劳力不足的问题。“这种劳务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用‘背井离乡’,收入不菲,而且还能学到果树种植、管理等方面的致富技术。”李芳说。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有1000余名农村妇女在果园采摘苹果,实现创收60多万元。
通讯员李明珠 张栋宏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大宁:文明路上走来这样一支队伍
下一篇: 大宁供电:绷紧周末“安全弦”为秋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