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三川十垣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是人们对大宁县地形地貌的形象概括。这里沟壑纵横,梁峁层叠,垣坡连绵,土地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使用压力日渐凸显。面对这种情况,大宁县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这一核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主动作为,高效行政,严格履职尽责,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地灾防治,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坚守“红线” 土地整治惠民生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必须得到有效保护,为此,大宁县成立了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和储备区划领导组,制订了实施方案,组建了作业队伍,同时,按照基本农田储备区图斑,逐步完成了外业核实,建成了数据库并申请省厅验收;他们切实把好报地审批关口,全年共批复两个批次一个单独选址,总面积为193.56亩;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及时将符合标准的新增耕地补充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隰吉高速公路(大宁段)占用大宁县耕地859.20亩,目前项目单位已缴纳县财政耕地开垦费1633.1479万元,确保全县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实现了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2019年城市建设用地两批次报地面积174.34亩,均已征询市级六部门意见,已完成市局内部会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昕水镇等5个乡镇项目,建设规模509亩,新增耕地256亩,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县报批两个批次和一个单独选址项目,共占地67.12亩,农村建设用地也上报待批。他们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努力通过土地整理,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2018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规模609亩,新增耕地500亩,目前已全部完工。2019年实施的大宁县昕水镇当支村等8个土地开发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687.23亩,可新增耕地506.33亩,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已验收入库,确保实现全县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严防“地灾” 全力以赴除隐患
地质灾害防治是自然资源局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大宁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网络结构,并与山西第二地质工程勘察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14份,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该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全县6个乡镇进行了拉网式排查,举办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落实乡镇、村包片领导和监测人,共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131份,防灾避险明白卡1580份,地质灾害隐患告知书131份。同时,与气象部门签订协议及时发送预警信息13次1703人;在各种宣传日期间,设立咨询台3处,刷写宣传标语4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对全县所有隐患点警示牌全部进行了更新更换,举办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提高了全体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方案,将38户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指标分解到4个乡镇,总投资459.04万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程,开工率、竣工率、入住率均达到100%,使百姓们告别灾害地段,住进安全新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宁县自然资源局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高效推动自然资源重点工作上台阶,成效显著,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该局201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继续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自然资源保障。(侯耀强 李昕夏 曹亦玄)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