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大宁县太古镇徐家垛村的三处蜂场里,成群结队的蜜蜂穿梭在花朵间辛勤地采花酿蜜。与此同时,小崔盛源蜜坊生产车间内,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作人员专注于灌装、封口、包装、检验等环节,确保每一滴蜂蜜口感纯正。
今年30岁的崔鹏伟是隰县人,受叔叔影响,15岁便踏入养蜂行业。15年的时间,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熟悉了不同地域的花期规律,掌握了蜜蜂养殖、蜂蜜采集与品质把控的核心技术。在与蜜蜂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崔鹏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养蜂行家。如今,崔鹏伟拥有630余箱蜜蜂,已颇具规模。
在多年的养蜂生涯中,崔鹏伟多次来到大宁县赶花期,这里丰富的野生酸枣树、槐花与荆条花资源,让他萌生了在此扎根创业的想法。“太古镇不仅有丰富的养蜂资源,而且镇里和徐家垛村都非常支持我的事业。”崔鹏伟说,2023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抓住徐家垛村盘活闲置资源的契机,创建了“大宁县小崔盛源蜜坊”。
为确保蜂蜜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供应,崔鹏伟构建起严密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蜂群的科学养殖、花期的精准把握,到蜂蜜的采集、过滤、灌装,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与操作规范。同时,他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小崔盛源蜜坊拥有员工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年产蜂蜜达40余吨,产品涵盖槐花蜜、野生酸枣蜜等多个系列,不仅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更以稳定的品质赢得了市场良好的口碑。
在前往蜂场的道路两旁,野生酸枣花和荆条花竞相绽放,为蜂蜜采集提供了稳定的蜜源。走进蜂场,两排蜂箱有序排列着,密密麻麻的蜜蜂飞来飞去。“这段时间正是采蜜的好时节,每隔10天左右就能摇一次蜜,一次能摇5到6吨蜂蜜。”崔鹏伟说。
优质的蜂蜜来源为小崔盛源蜜坊生产的蜂蜜迅速打开市场,产品销售全国各地。“蜜蜂产出的蜂蜜,我们都是拉回来直接进行灌装,从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崔鹏伟说,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蜂蜜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崔鹏伟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谋划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小崔盛源蜜坊快速发展的同时,崔鹏伟始终不忘回馈村民。蜜坊的建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民冯银凤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她说:“在蜜坊工作,环境干净整洁,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家里的农活也不耽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通过参与蜂蜜生产、灌装、包装等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提起下一步打算,崔鹏伟说:“我准备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线,同时开拓电商线上销售渠道,带动更多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小崔盛源蜜坊的“甜蜜事业”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徐家垛村党支部书记李昕钊说:“有了小崔盛源蜜坊的加入,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接下来,小崔盛源蜜坊将继续以蜂为媒、以蜜为桥,酿造出更多的甜蜜与希望。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