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而诞生尧文化的临汾地区,更是古迹遍布,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点星罗棋布,历史传说数不胜数。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洪洞县龙马乡景村,得知这里有一处牛王庙及戏台的遗址,虽然不及尧都区魏村的牛王庙戏台那样保存完好,但这处遗址依旧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此,记者采访了对景村村志颇有研究的冯吉贵老人,在他的记忆中,还有老辈的人讲过的有关景村牛王庙的传说。
洪洞县景村牛王庙遗址位于景村西南,介于景村魏村之间一条沟的北侧高地上,距村约500米,与庙正对的南面,为坐南向北的戏台遗迹,是中国最古老的元代戏台之一。如今,牛王庙和戏台已被损毁,只有当时的石柱迄今还在原处耸立。
“如今的牛王庙,只剩下四根石柱子了。”据冯吉贵说,当时这四根石柱是架于献亭之上,石柱高4.5米,边长50厘米,石柱下面入地一米,重约3000公斤,柱面留有文字。四根石柱为正方形设置,柱与柱之间的距离是5.3米。目前,戏台也只剩下两根石立柱。景村献亭的石柱与魏村牛王庙有所不同,魏村献亭的支撑柱子为木质的,由此得知,景村的牛王庙假如留存至今,或许比魏村牛王庙更为壮观。
据资料记载,景村的牛王庙初建于宋真宗祥符七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重建,距今700余年。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扩建三王殿、献亭和南乐亭(戏台),直到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才全部竣工。次年开始逢会,很快发展到鼎盛时代,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远近闻名。而此处的牛王庙戏台,也曾是古平阳著名的元代戏台之一。
抗战时期(1941年),日本军队曾在此建立据点,牛王庙神像被损坏。文革期间,牛王庙及戏台遭拆毁,拆庙时曾发现一部分奇特的筒瓦,长度约有2尺,这是许多古建筑物上没有的。
记者 王隰斌 遆红戎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吉姓始于黄帝时代?
下一篇: 樊哙后人谈“鳖汁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