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记载群众支援“临汾战役”情景

2021-03-25 09:32: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不久前,本报刊发了远驻南京的“临汾旅”征集“临汾战役”相关文物、书面资料等内容的信息后,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消息传到尧都区段店乡九洲堡村后,这个古老的村落里,一段又一段“临汾战役”时妇女们支援前线的民歌再次被老人们提起,那些曾经广为传唱的民歌至今依然被他们津津乐道。

  “临汾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第8纵队第23旅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千千万万的临汾人民纷纷支援前线,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做了大量工作,并付出了劳动和牺牲。在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队伍中,还有数不清的妇女。近日,我市耄耋之年的市民韩师傅整理了部分民歌,并回忆了当时妇女们支援前线的情景。

  “奴家今年十九岁,又白又靓又年轻。谁看见了谁欢迎,参加妇女队多光荣。”

  “剪发头,对襟袄,手上戴了个英鸽表,一抖袖子就露出了,人人见了都说好。”

  “杏字眼,柳叶眉。铁线线,红嘴唇。扭着秧歌有意思,有意思。”

  …………

  临汾有卧牛城之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临汾城墙高,而且特别厚,想要攻克特别困难。当时人民解放军就结合实际,用坑道爆破的办法进行攻城。挖坑道埋炸药需要大量的门板,周边村民纷纷前来支援,在负责运送门板的队伍中,妇女是当时的主力军。韩师傅介绍,当时他只有八九岁,但已经记事了,他非常清晰地记着,支援前线的群众非常多。薄些的门板妇女一个人扛着,厚些的则两个人抬着。当时一边运门板,一边嘴里还哼着歌儿,心情非常愉快,从其中的歌词也能反映出当时妇女们积极的心态。

  “当时感觉很好听,也跟着妇女们悄悄地学着唱,就记下了一些歌词。”韩师傅说,当时妇女对唱的歌还有很多,由于时间过去较长,好多歌词已无法记清。得知韩师傅曾经历过当时的一些场景后,有人专门上门拜访搜集有关临汾解放的资料。

  韩师傅原先住在临汾城外,亲眼见过当时妇女们唱着歌曲运送物资的场景,当时觉得人多,队伍非常壮观。而那些押韵的歌词则让韩师傅印象深刻,并有心记下了一部分。

  “这些歌词唱出了当时妇女们运送物资的欢快心情,也反映出了当时老百姓支援前线时高涨的热情,这些民歌虽然很短,但是再现了解放临汾时人民群众展现出来的力量。”韩师傅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希望能与更多人交流,搜集整理出更多解放临汾时妇女们传唱过的民歌,不让曾经广为流传的民歌销声匿迹。”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