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春秋唱传奇

 ——陕西渭南秦腔剧团《赵氏孤儿》演出侧记

2015-04-20 08:40: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的儿啊,忍不住伤心泪哭声大喊,孤儿啊,娘的儿啊,我的儿啊,好似一万把刀把我心挖……”这是4月17日,陕西渭南秦腔剧团演出《赵氏孤儿》第四章《搜孤》时的剧情。台上的演员声音凄楚、神情悲伤,台下的观众看得动情、专注,有的甚至还跟着一起哼唱了起来。 “我希望能以戏曲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渭南和晋南有着共同的文化氛围,所以秦腔在晋南地区是很有观众缘的。”陕西渭南秦腔剧团的业务团长蔺新武告诉记者,“选《赵氏孤儿》这出戏一是因为这是发生在晋国的故事,与临汾算是很有历史渊源。同时,这也是剧团的重点剧目,我们想把最精彩、最出色的一面展示给临汾人民。”晚上7点左右,市影剧院已座无虚席,甚至有未拿到票的观众在场外“听”戏。未能入场的杨老师遗憾地说:“等等看有没有余票,想进去坐着听一会儿。”
    今年74岁的退休干部师师傅从戏曲展演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会和三五戏友准时来这里看戏。“《赵氏孤儿》是个传统古典历史剧,很多剧种都演出过,但是秦腔是我最喜欢的剧种,我平时在电视里常看,今天来现场感受一下。”饰演公孙杵臼的贠龙军对其饰演的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我本人很喜欢这个人物,一方面他要保护孤儿,一方面他要保全程婴,在奸臣屠岸贾面前还要配合程婴演一出‘戏中戏’,所以这个人物很复杂、很立体,演出时不仅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演到位,还要细致地刻画出其人物的内心世界,很有挑战。”国家一级演员、渭南市秦腔剧团艺术总监张佐群在这场戏中饰演程婴,开演前,这位55岁的艺术家还有点担心,“因为秦腔毕竟是方言演出,我怕观众可能会听不懂,所以演出前特地用方言跟几位本地观众聊了聊,发现大家都能听明白,这才放心。”尽管如此,张佐群还是要求演员们语速要相对慢一些,让广大戏迷更容易融入戏曲表演中。
    观众们对这次演出给出了较高的评价,秦腔爱好者成风楼说自己看得很感动,整个过程很享受:“演员的表演很到位,神态、步伐、眼神、唱功都很棒,我能真正感觉到整个剧团的用心,真正体会到戏曲是一门艺术,希望有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可以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