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多措并举力保粮食丰收

2014-12-26 08: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兰芳 高生芳)“今年,我们县的天气该下雨多一点的时候旱了,该干燥一点的时候雨又下多了,气候条件总体来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可以说是个灾年,但好在我们及时采取了各种提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措施,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了增长,确保了丰收,这都来之不易啊。”浮山县农委负责人胡大庆谈起今年的粮食丰收感慨颇多。

据了解,今年浮山县7月份比较旱,降雨量仅有57.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59.9毫米,并且集中在7月上旬,大秋作物正值孕穗和抽穗期,形成多年未有的卡脖旱。而9月份雨水又太多,降雨量为166.4毫米,比历年多93毫米,大秋作物正值灌浆期,阴雨连绵,低温寡照,使大秋作物灌浆受阻,千粒重下降。这种前期旱、后期涝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浮山县仍然多措并举力保灾年粮食获丰收。今年,浮山县粮食总产将达到10.9817万吨,比上年增7.7%,其中夏粮总产4.9722万吨,比上年增38%,秋粮总产预估6.01万吨,比上年减10%。

抓小麦生产,确保粮食丰收“根基稳”。小麦是浮山县粮食作物生产的重头,也是“根基”。为了促进小麦增产,浮山县加强对小麦的技术培训指导,并积极做好冬春及中后期田间管理,使今年小麦产量达到4.9722万吨,比上年增长38%。一是实施了部级旱地万亩小麦创高产工程。该县以槐埝乡南西坡为中心,实施了面积达到11516亩的万亩小麦创高产工程,并在万亩片还设有千亩核心示范区和百亩高产攻关田,万亩片平均亩产达到305.4公斤,比对照田亩增长60公斤以上,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406.2公斤,单产创历史新高。

二是抓地膜覆盖,提温保墒。为了充分挖掘旱地小麦的生产潜力,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今年浮山县对万亩小麦,采取统一优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覆膜播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方法,使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58.49公斤,比对照田亩增67.32公斤,提高23.1%。三是抓“一喷三防”,防病虫害、防倒伏。通过采取一个加强、六个确保,即:确保物资质量、确保物资足额发放、确保喷防进度、确保安全、确保资金到位、确保喷防覆盖,使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稳长不衰,千粒重增加,使总增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以上。

抓杂粮生产,确保粮食丰收“路更宽”。在抓好小麦生产的同时,浮山县还积极促进杂粮生产,确保粮食作物多方位增产增收。今年,浮山县杂粮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优质小麦5万亩,谷子4万亩,大豆3万亩,薯类1万亩,总产达到3.7万吨。特别是浮山县建设了米家垣万亩谷子绿色基地,他们对谷子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管理、统一耕种,统一技术指导,不但引进了优质种子,还全面推广了“地膜覆盖+化控间苗+物理杀虫+配方施肥+叶面喷肥+秋春保墒”六项新技术,平均亩产达到310公斤,成为了该县杂粮发展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浮山县还提出了打造县域化有机农业示范县的农业发展目标,把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浮山县已有4个公司和3个专业合作社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共建立有机农作物生产基地7个,面积1259亩,其中种植有机玉米300亩,有机谷子500亩,有机核桃400亩,有机豆子50亩,有机温室番茄2座,有机温室黄瓜4座,全县有机农业已形成有条不紊、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也为全县粮食增产丰收描绘了靓丽的一笔。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