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特色项目促转型 经济建设换“引擎”

2014-04-23 08:3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崔建华)今年以来,浮山县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着力优化工业、农业和三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投资219.3亿元重点实施8个工业项目、9个农业项目,3个文化旅游业项目和10个重点储备项目,以重大项目的突破加快推进浮山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发展高端高效高质工业产业。该县以工业新型化为目标,按照区域布局抓园区、传统产业抓升级、新兴产业抓培育的思路,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之路,着力构建具有浮山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中强煤焦电化材一体化园区经重新规划,建设洗煤、焦化、热电、活性炭、LNG、矿用聚氨酯7个子项目。今年将投资12亿元,完成园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及300万吨洗煤、180万吨焦化、2×25兆瓦发电三个项目和配套110千伏变电站建设达到时序要求。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积极推进春山煤矿、潞安集团千万吨级煤矿、大唐西坪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释放浮山煤炭资源优势,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紧抓尾矿利用项目,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晋盛100万立方米微晶泡沫陶瓷及年产60万平方米微晶板材项目争取今年试投产。此外,华润浮山四十里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即将动工建设;太平洋电缆项目完成生产车间厂房及附属设施建设和设备调试安装,具备试生产条件;威盛达防火材料建设项目和尧山120万吨特种水泥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点亮特色现代农业招牌。该县按照特色、高质、高端、高效的要求,加快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基础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聘请国际知名农业专家教授技术指导,规划有机农业建设产业布局。依托“印象田园”项目,做优生态农业,引领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项目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整合涉农资金,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三大园区建设,力争年内具备接待游客能力。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将该县春秋大棚规模发展到1000座,并初步形成集育苗、种植、管理、销售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同时,该县还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玉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按照“资源减量化、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的思路,打造“微生物-植物-动物-人”完整的全封闭循环产业链。食用菌生产项目四条现代化智能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3610万元,带动劳动力年均增收1.8万元;饲料加工项目已投产万吨全价饲料生产线;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年出栏优质丹系长白生猪1万头;今年将完成养殖场、繁育场和沼气池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省循环农业标杆项目。振强杂粮醋建设项目,将建成投产年产1万吨的杂粮醋生产线。汉中洋核桃露、神山贡米、中宝脱水蔬菜等企业也要拓展市场、叫响品牌,力争进入全省“513”龙头企业行列。

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新发展。该县将围绕“打造临汾绿色生态屏障和休闲度假后花园”这一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使之尽快形成该县新的富有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印象田园生态农业项目计划3年时间建成设施农业体验区、锦绣园林观赏区、休闲养生度假区三大版块30余处景观节点,依托既有古窑洞和小郭水库等地理资源,全力打造以休闲观光采摘、浮山特色餐饮和小郭水库水上娱乐为重点的休闲游乐项目,推出城郊型假日休闲游套餐,探索浮山休闲度假发展模式。同时,该县将继续支持以凤凰山庄为代表的本土特色项目的扩建和提升,打造一批特色“农家乐”,推广浮山饮食文化;挖掘整理修复东陈、山交、诸葛等一批重点村的文化文物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村镇,彰显浮山历史文化。投资1000万元启动太皇峪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多功能生态文化旅游区,逐步形成具有浮山特色的休闲度假品牌。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