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临汾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5年4月28日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临汾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5年4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乔飞鸿副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临汾市 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创新思路举措,拓宽减排路径,狠抓措施落实,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及重点监测指标均取得自国家考核以来的最好成绩。但从整体形势看,个别污染指标管控不够、个别断面水质有所反弹、个别减排措施落实不力的问题直接影响我市“空气质量退后十”“国考断面达优良”目标的稳步实现。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作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定思想引领,以政治担当筑牢生态屏障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各项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总目标不动摇,全力推进“三个努力成为”,强化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持续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集中力量打好“十四五”污染防治收官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目标导向,以系统思维攻坚重点领域
锚定“空气质量退后十”“国省考断面达优良”“土壤固废保稳定”三大目标,多维度协同、跨领域联动,以系统思维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挖掘污染物减排潜力,进一步推进工业布局优化与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升级,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和绿色能源输配项目建设,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
输,构建绿色运输网络,保障全年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坚持以“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为引领,深化流域一体化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修复,构建流域协调管控体系。持续推进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入河排污口和黑臭水体
排查整治,保障断面水质全部达优良等次。较真碰硬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煤矸石堆场、粉煤灰堆场排查整治,减少堆存潜在污染风险,加大固废综合利用,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方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关注地块监管,从源头降低涉废涉重等污染物转移扩散风险,保障全市土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三、坚持依法行政,以法治利器提升监管效能
以法治统领生态环境治理全局,构建“法规完善、执法严明、机制创新、能力过硬”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强化“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法治震慑,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落地。深化执法机制改革,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偷排偷放、监测造假等违法行为实施“一案双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对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通过非现场监管技术,破解传统执法中取证难、追溯难问题,增强监测与治理能力。
四、汇聚共治合力,以多元参与构建治理格局
高质统筹、多措并举,形成污染防治强大合力。运用“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的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主动改造升级,以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为核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利用科技赋能,推动治理效能跃升,依托数字化手段追根溯源查污、评估减排效果,促使环境治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持续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宣传推广环保行为量化赋分制,提升公众参与度,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鼓励践行“环保十小事”,形成“人人可参与”共治氛围,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让建设美丽临汾理念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