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六月的广灵,骄阳似火。广灵县加斗乡西姚疃村蔬菜大棚内满眼的绿色,翠绿的豆角、脆嫩的西葫芦……架豆种植户们正围拢在一起认真地“取经”,给大家授课的正是村党支部书记焦进江,“去年,咱村种的200亩架豆,每亩收入近6000多元。种植架豆的技术简单好学易上手,每逢采摘期还可以解决村民的临时就业问题,可以说是增收、就业两不误,只要做好日常的田间管理,经济效益肯定比种玉米强。” “去年,我在村里的蔬菜大棚打工,很快就掌握了种植架豆的技术,咱只要肯出力就一定能种好架豆。今年,我也试着种了2亩,架豆长势不错,现在已经开始结豆角了,这几天,豆角的价格不错。咱贫困户虽然已经脱贫了,但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咱一定要好好干,争取收入翻番,早日过上小康的日子。”前来“取经”的贫困户焦金军说道。 西姚疃村是广灵县的一个典型农业村,全村5147亩耕地全部是水浇地,农业基础条件较好。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蔬菜种植面积几乎为零,增收渠道单一。2009年,在外做生意的焦进江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干部西上朔州应县东下河北蔚县实地考察种植项目,考察回来后,综合考虑到西姚疃村水浇地多的优势,他决定发展架豆种植。他的想法一说出来,就立即遭到很多村民的反对,“种了几十年的玉米,种架豆费用太高、风险太大,还是种玉米省心。”多数村民这样认为。面对村民的质疑,焦进江没有退缩,依然坚持要发展架豆种植,他自筹9万元建起了6栋蔬菜大棚,带头种植大棚架豆,当年每栋大棚就净收入5000多元。 事实胜于雄辩,看到种植架豆确实要比种植玉米收入高,30多户头脑灵活的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架豆,村民真正尝到了种植架豆的甜头。同时,焦进江还通过扶贫资金在村北建起51栋蔬菜大棚,让村里的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架豆采摘期临时雇用村民120多人。 昔日的西姚疃村房屋破旧、垃圾乱堆,每逢下雨天,房屋通风漏雨,街巷上污水横流,居住条件很差。通过实施乡村提升工程和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巷硬化了、房屋维修了、村庄绿化了、墙体美化了,整个村庄也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如今的西姚疃村,村庄道路宽敞平整、村里村外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油松、金叶榆郁郁葱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农村正在蓬勃发展。宽敞整洁的健身广场上,腰包鼓起来的村民正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着喜庆的广场舞,幸福的生活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