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是什么,让一个小县城的司法局“火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兵,引来全国各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靠什么,短短的三年,由一个人心涣散的单位,成为团结奋进、人心思干的模范集体,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说起古县司法局的变化,了解的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党组书记、局长安利锋是个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党的好干部。
2016年10月,安利锋肩负组织重任,从县委政法委到古县司法局履新。上任伊始,他率先提出创建“63321”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该模式整合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六项职能,搭建了实体、热线和微信公众三大平台,建设了公证、律师和普法宣传三支队伍,利用智能终端“律服通”和“法务云”视频系统,形成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古县公共法律服务网,在临汾市率先建成“智慧司法”系统。这一创举,不仅成为全省首家、临汾经验,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3年多以来,共接待群众1.6万人次,办理援助、公证案件近500起,疏导、调处矛盾纠纷1300余起,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首战告捷,安利锋又把目光聚焦在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上,他说:“基础打牢、地动不摇。”为了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他上下奔走呼号,先后争取资金50万余元,对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全县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12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的提档升级。岳阳镇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古阳镇司法所被评为“省级示范司法所”。2019年临汾市司法所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古县召开,向全市推广了古县经验。
做好教育感化工作是安利锋的一大“法宝”,上任后,他组织拍摄了普法短剧《谎报与处罚》《校园里的人身伤害事故》等20余部,不仅成为古县电视台和古县司法史上的首创,更成为全县人民普法学法的载体与课堂。3年多来,他不遗余力宣传法律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以及微信群定期不定期宣传发布法律知识、党的大政方针、司法动态,使全县普法率达到95%以上。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古县司法工作亮点频频:
临汾市“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在古县首家启动;
5个调委会在古县成立,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811”古县社区矫正模式启动,基本实现了“接的上、管得住、控得牢、矫正好”的工作目标;
投资7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家占地300平方米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安利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在全县范围开展“不见面”非接触式服务、“急事特办”预约错峰服务、涉疫情法律服务、努力提供高效率服务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全面推出“古县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抗击疫情特别版”,用心、用情、用功服务群众,做到既阻断病毒、又保障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档,用执着和坚守构建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无形防线。
使命呼唤担当,法治引领未来。3年多来,安利锋团结带领全县司法战线的同志对标一流,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摘取了一项项荣誉,2018年古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先进集体”,他个人荣获了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2019年古县司法局被推荐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推荐为“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累累的硕果是他的艰辛和付出,在建设法治古县、平安古县的大道上,他始终不忘初心,勇当改革“急先锋”,奏响了法治“最强音”。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