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以前得跑两个地方,现在在一个地方就办妥了,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11月16日,在古县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业务窗口,李先生很快就办好了公证并将父亲公积金“睡眠账户”里的钱提取出来。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已故近20年,公积金账户里还有198.38元,昨天接到临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古县管理部通知,今天到窗口很快就办理了公证和公积金提取。
11月14日,古县管理部工作人员孙红军在梳理无身份证号的“睡眠账户”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本地老员工的优势,经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已于2003年病故的古县民政局原职工李三龙的儿子李先生。“算了吧!这钱我们不要了!”李先生因为账户里金额少,还有公证费用,同时担心手续麻烦,准备放弃办理。“再少的钱也是缴存职工的钱,必须想办法交到家属手中。”古县管理部主任刘琴马上将办理该业务所遇到的难题反馈给临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苏智慧。该中心党组高度重视,经过积极的沟通协商,于11月15日与临汾市平阳公证处签订了便民服务合作协议,力求优化业务流程,通过部门间的协同作战、集成服务,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实惠、更贴心的服务。
在协议签署当天,古县管理部第一时间与临汾市平阳公证处对接,并联系李先生准备好相关材料。11月16日通过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古县管理部、平阳公证处的共同努力,在古县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业务窗口流水作业,为李先生办理了现场公证和住房公积金职工死亡提取业务。“程序少、环节简、时限短、服务优”的一站式受理新模式,最大程度上简化环节、节省时间、减免费用,使住房公积金职工死亡提取业务实现了快捷办理。
今年10月份,刚启动“唤醒睡眠账户 提升消费能力”专项活动时,孙红军电话联系得知,古县中小企业局原职工籍女士长期在外地,无法到现场,孙红军引导籍女士通过“临汾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办理,但籍女士反馈注册失败。经核实,其“睡眠账户”信息中的姓氏登记错误,同音不同字,导致职工无法注册。为了方便该职工办理,孙红军通过线上传递身份信息材料,核实后为籍女士更正了信息,又电话引导她通过“临汾公积金”微信公众号成功办理了退休提取业务。籍女士高高兴兴地拿到了25433.34元。
“‘唤醒睡眠账户’活动越到最后关头,找人越困难。在找人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热心群众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古县管理部针对账户封存时间长、人员变动大、查找难度高的“睡眠账户”,采用专人负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亲戚朋友加入“唤醒睡眠账户”工作中,通过电话、微信和上门查找等方式与封存账户职工或者其亲属取得联系,也换来了很多热心职工的“双向奔赴”。
“我是住房公积金的工作人员,咱们公司有10个睡眠账户,您能帮忙找下人吗?”原古县百货公司破产后,涉及的10个“睡眠账户”只有姓名,没有身份证号。11月14日,孙红军通过朋友联系到了百货公司原工作人员解峰,向其说明情况,希望其可以协助帮忙查找,解峰毫不犹豫,一口答应。“这关系到以前同事的切身利益,我就主动帮忙找人。”经过多方打听,11月16日,解峰将这10名职工的信息全部交到了古县管理部。解峰只是本次活动中热心群众的一个代表。原古县石油公司职工赵长丽、张灵爱,原古县光荣院职工罗英莲、郭新梅,原古县宾馆职工张有生……群众的积极配合和热心帮忙,为“唤醒睡眠账户”活动注入了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合力。
刘琴说:“这些职工都这么热心,我们作为住房公积金工作人员,更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缴存职工的权益,不管账户余额多少,我们都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