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写金秋 为霞尚满天

2015-03-26 08:09: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旦得夕阳无限好,纵情挥毫写人生。”临汾颉苑书画院成立26年以来,在平阳艺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近年来“大美临汾书画展”等赛事中,总有这么一批积极参与、不图报酬、甘愿奉献的书画家,他们用笔墨讴歌盛世、用情感弘扬书艺。颉苑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书协会员张青锁就是佼佼者之一。

    张青锁是个不折不扣的洪洞人,自幼喜爱书法,先后师承书法家范珍明、李富积、孙延林等名家,书体以行草见长,现为山西省书法协会会员,临汾颉苑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在全国各类展赛中频频获奖,作品颇受同行和收藏界青睐。

    “张青锁的家就是书法会所。”认识张青锁的人都这样说。张青锁的家乡洪洞是书法厚重之乡,书法爱好者众多。所以,洪洞书友们不管是来参展的、学习的还是办事的,都想来他家里坐坐,和他聊聊。一是张青锁只要没有笔会,大部分都在家中练字或与友人畅谈交流。二是张青锁来临汾之前是放弃企业转入书法的,有“书痴青锁”绰号。三是他练过通背拳,达到6段研究阶段,所以交友范围广泛,性格豪爽,这也是他喜欢练草书的原因。四是孩子们工作稳定,妻子贤淑,对张青锁的书法研究给予很大的支持。

    说张青锁的家是书法会所,名不虚传,实至名归。整整10余年的书法报,一张不差地放在一起,不仅仅是一道景观,也是家庭支持的一种见证,当然也是张青锁求索书艺的一种积累和沉淀。随着他书艺的进取和人际关系的拓展,临汾书法界的许多朋友也不时地过来与他笔墨交流一番,“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书法中有快乐,笔墨中有精神,只要谈到书艺之窍,张青锁就精神百倍,这就是“书痴青锁”的生活写照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展览就是书法平台,假如一个书法工作者不经常参加展览,就不会有创作上的提高。”张青锁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近年来“大美临汾书画展”中经常会看到他的身影。从布展、参展、撤展他都像一个书法老兵一样坚持到底,所以每次展览结束,同行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功劳苦劳张青锁最大”,而张青锁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凡是在临汾搞书展的人,都是上档次的书法家,必然有自己学习和吸取的东西。”所以他逢赛必参,逢会必参,逢展必参,而且一投入就从布展、参展、撤展到底,为的就是彻头彻尾地与书法名家交流,甚至对某个作品中的一笔一画、一字一句、一章一法都要向作者本人请教明白,之后回家或现场练习,然后熟记于心。这种求学严谨的品质令许多人敬佩不已。对于他这种老年不耻下问,愿闻异言,求学众长的精神,颉苑书画院老院长李富积多次给予表扬、鼓励、指导。

    在展览中求学是张青锁自己总结出来的一条捷径,他认为写字临帖是好方法,但也有不完善之处。比如某字笔划写不顺,想不通,在展览中书者当面一教,有胜读十年书之感,进步之快超出想像,所以他不肯放过任何一次展览,也就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采访即将结束,已逾花甲之年的张青锁告诉记者,面对未来的书艺之路,虽然不敢断言自己会有多大的成就,但自己的艺术年龄正是创作的黄金时代,凡是临汾、运城、晋中有展赛或笔会尽量参加,不求别的,只是希望个人书法能为“大美临汾”或“晋善晋美”发挥余热,奉献书艺。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