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照亮学生心灵和行程

2015-04-02 07:43: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他心爱的教育事业中来。从稚气未脱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如今即将步入五十而知天命,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怀着对社会、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踏出了亮丽的人生轨迹。

    他就是洪洞山焦中学高级教师—— —王记林。

    1995年,王记林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此后就扎根于洪洞山焦中学,开始了默默无闻的教学生涯。由于工作努力,方法灵活,意识超前,学生喜欢,他的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多次被评为洪洞县模范教师,2007年4月被《数学周报》聘为特约编辑,2007年5月被中国教育教学教研编辑部聘为中学教研课题组研究员。在认真教学之余,他潜心钻研课改,多次参加教学试验,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数学教学文章60余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确,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浇灌心灵的甘泉。王老师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慈父般的爱心,用他的话说,”在我心里没有班规,只有爱心,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核心。”他一直都在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缺乏信心的孩子,王老师会询问情况,耐心劝导,谆谆教诲;对成绩差的学生,他会促膝谈心,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记得班上有一个叫王杰的学生,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副其实的双差生,老师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王老师几次带着礼物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王老师也患了胃病,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王杰补课。一天晚上,当王杰发现王老师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王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来,王杰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王老师就是这样,用言行实践着那句老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在工作中,王老师处处为学校大局着想,从不因为个人事情耽误学校正常工作。从教这么多年,他就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他常说的一句话:“我有自己的活法和自己的生活原则,不到周末不会走出学校和家庭这两点一线,这样既充实,又能把当天的工作做完。”

    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自身教学实际,不断地探索,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探索出切合自己学校与学生的教学方法。他利用课余时间把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写成了文章发表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他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十几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存了大量的教学心得,为了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与学校年轻教师交流,他不舍昼夜地写作,毫不吝啬地指导青年教师。他常说:你们年轻老师成熟了,我就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就不怕后继无人了。

    王老师的课堂设计总是与众不同,与现实接轨,激发学生的潜能。如他在执教必修3《古典概率模型》一节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示足球赛前两队队员争着开球的画面,引导学生探讨:裁判是怎么解决的呢?利用学生提出的“用投硬币的方法”与学生探讨:用投硬币的方法公平吗?具体怎么做?把学生引入小实验:小组每个同学动手投掷20次硬币,并进行统计。对于各组的统计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为什么有的小组正面多一些,而有的小组反面多一些呢?是不是“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可能性都是1/2”这个观点有误?于是有的学生提出:把各小组的正面、反面都加起来试试看。结果发现,全班统计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基本一样。科学家的试验是不是也是如此?教师自然地引入科学家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从中明白了:尽管在抛一次硬币的时候,人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哪一个面朝上,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1/2,这样学生对概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节课同学们上得轻松热烈,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消化了相关知识点。王老师上的这样别具一格、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太多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正是因为有王老师这样一批批的优秀教师,像红烛一样无私地燃烧,散发出不灭的光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和行程,让他们像鸟一样飞向蔚蓝的天空。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