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无人机“上岗” 开启电力巡检“智”时代

2025-03-25 09:11: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3月20日,在洪洞县刘家垣镇的广袤田野上,汾能公司送变电无人机中心的电力工人小刘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巡检工作。这次,他们多了一个得力助手——无人机。

  巡检现场,小刘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随着一阵嗡嗡声,无人机迅速升空,向着输电线路飞去。这架无人机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清晰地拍摄到输电线路和设备的各个细节,还能检测出潜在的发热隐患。

  “以前,我们巡检这些线路,得沿着线路徒步走,爬上爬下,一天下来,累得不行,效率还不高。遇上复杂地形,更是困难重重。”小刘擦了擦额头的汗说,“现在有了无人机,方便多了!”

  此次巡检的线路是连接刘家垣变电站和双昌变电站的重要输电线路,全长15.865公里,共54基杆塔,承担着为周边地区供电的重任。以往,人工巡检这条线路,至少需要2天时间,而且有些高处和偏远地段的隐患很难被发现。

  无人机沿着线路平稳飞行,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地面的显示屏上。小刘和同事们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无人机飞到一处杆塔附近时,小刘突然发现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异常点。“暂停一下,这里好像有点问题。”他迅速操作无人机,对异常点进行了更细致地拍摄和检查。经过仔细分析,原来是杆塔上的3个包钢螺栓出现了松动。

  发现问题后,小刘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后方的运维团队报告。不到1个小时,运维人员就带着工具赶到现场,对螺栓进行了紧固处理,成功消除了隐患。

  据了解,为了提升输电线路的巡检效率和质量,汾能公司送变电无人机中心近年来大力推广无人机巡检技术。目前,该中心已配备14架专业无人机,并培养8名熟练的无人机操作人员。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在日常巡检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应对自然灾害、紧急抢修等情况时,也能快速响应,为电力抢修提供有力支持。

  “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无人机巡检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面积输电线路的巡检,并且能够发现一些人工难以察觉的细微隐患,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汾能公司送变电无人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在无人机巡检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不断完善无人机巡检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电网运维,为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贡献力量。(刘江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