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在洪洞县赵城镇的马军辣椒收购储存基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辣椒生产线上,筛选、分拣、过秤、打包……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卷。“眼前的这些辣椒都是从内蒙古收购回来的,经过我们初加工后,销往四川、重庆等地。”该基地负责人马军说。
谈起做辣椒生意的缘由,马军坦言,刚开始创业时,他一头扎进了餐饮行业,经营了一家火锅店,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重庆了解到当地所需的辣椒,老家也有种植,便萌生了做辣椒生意的想法。
回到家乡后,马军开始着手市场调研。在市场上了解价格,找辣椒种植户了解种植情况……经过一番深入调研,他发现本地辣椒虽然品质不错,但由于产地分散,导致卖不上好价格。马军意识到,“要是能把这些辣椒集中起来,不仅能解决辣椒种植户的销路,自己也有了事业。”他深知,要做好辣椒生意,必须掌握专业知识。为了学习辣椒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他再次前往重庆,向当地的辣椒种植户虚心请教种植技巧,向加工户学习加工工艺,还认真研究如何鉴别辣椒的品质优劣,掌握不同品种辣椒的特点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军开始了收购之旅。随着他的辣椒收购生意越做越红火,下定决心做一番事业的马军不再限于本地收购,了解到很多地方都种植辣椒,他便规划了自己的收购行程。“在我查询了解中,了解到从海南一路向北到内蒙古都有种植辣椒的,于是每年3月开始,我就从海南开始收购辣椒,一直到内蒙古。”马军说,他把收购的辣椒拉回来,经过烘干和分拣,再销售出去。
就这样,在马军的努力下,他的辣椒收购生意越做越大。“原先,没有烘干房时,我都是在外边找人代烘干,但收购的辣椒较多,代烘干厂一时也忙不过来,我就自己建起了烘干厂。”马军说,2016年,随着烘干厂的建立,他的辣椒生意有了更好的保障。
随着对辣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马军有了种植辣椒的想法,“我们这里以前也有种植辣椒的历史,当时因为卖不出好价格,大家对辣椒的种植想法越来越少。现在,我自己有了销路,就想再次带领大家一同种植,增加收入。”马军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知他想要大面积种植辣椒,赵城镇镇政府积极为他协调了200余亩地。在马军的示范带动下,部分农户也看到了辣椒种植的前景,纷纷加入到种植队伍中来。为了保障种植户的收益,马军采用订单模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
辣椒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马军实现了创业梦想,也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增收。在辣椒收购高峰期,辣椒基地会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经过培训后,进行辣椒初加工作业。南关村村民李福兰说:“干得多就挣得多,我现在每天能挣到80元左右。能挣钱还不耽误家里的事,这多亏了辣椒产业!”
随着辣椒销量的不断增加,马军的收购点也在不断扩展。如今,在赵城镇侯村、明姜镇等地设立了4个收购点。这些收购点,就像是一个个纽带,将更多的村民和辣椒产业连接在了一起。辣椒种植户再也不用担心辣椒卖不出去,只要种出好辣椒,就会有稳定的收入。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托起了村民们“火辣辣”的致富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