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经济开发区:锻造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2025-09-24 08:35: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秋日时节,位于侯马经济开发区的山西金瑞祥智能交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锌铝镁新材料及20万吨智能交安产品制造项目施工现场,展现出一派火热的建设图景:高大的厂房顶部,施工人员将一块块金属板材精准拼接,几名技术人员手持图纸,正在测量大型制管设备与基础的对接精度……

  该项目于2024年落地侯马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约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成后年综合产能将达90万吨,年产值预计28亿元,主要利用侯马市及周边钢铁企业生产的热轧带钢为原材料,加工生产精品热镀锌铝镁板带和新型公路交通设施产品。

  “我们主要致力于交通安全、智能装备和防腐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聚焦钢材防腐领域,延长钢材使用寿命,产品具有抗冲击、绿色环保、安全性高等特点。”山西金瑞祥智能交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良介绍,公司组建了强大的技术团队,目前研发团队占比达4.3%,技术团队占比更是高达16.4%,这些专业人才成为项目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谈及项目为何落地侯马经济开发区,李玉良感慨说:“通过前期考察,我们发现侯马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周边有7大钢企,能为项目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更重要的是,这里营商环境十分优越。”

  项目落地之初,侯马经济开发区为项目完成了“五通一平”,施工用电、用水等要素得到了全面保障,让项目能够“拿地即开工”。李玉良说:“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项目专班对接,一个多星期时间就帮我们办完了所有手续,办事效率之高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走进建设中的1号车间,72米宽、278米长的厂房空间气势宏伟,密密麻麻的钢结构梁柱如钢铁森林般纵横交错,稳稳撑起整个厂房的“骨架”。钢结构顶部,数十台橙红色的航车已经安装完毕,承担起原材料与成品的吊运工作。现场负责人指着正在施工的屋顶说:“目前1号车间钢结构已经全面完成,屋顶搭板作业已经完成30%以上,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全部完成。”

  相隔不远处的2号车间宽96米、长329米,地面平整光洁,设备基础已经全部完工。现场负责人说:“2号车间的钢结构和屋顶搭建早就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我们的114、130、140这三条制管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护栏板机组也已经就位。”

  镀锌盘螺生产线的基础已经做完,设备即将入场;环氧锌基生产线基础已经做完,设备正在安装;酸洗生产线基础正在施工……据了解,所有的设备基础都按照最高标准施工,就是要保证后续设备安装精准,投产后运行稳定。

  “侯马经济开发区给予了我们全方位、全过程的帮助,无论是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还是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温度,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这里好好发展的信心。”李玉良说。

  今年7月份,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小插曲——因施工需要,厂区要新建一处出入通道,但通道口外正好是附近村民的绿植,若不能及时协调解决,将影响项目后续施工进度。李玉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一问题向侯马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赵建成反映。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赵建成就组织开发区工作人员、镇村干部与村民进行协商。

  经过一下午的沟通,村民们纷纷表示理解与支持,顺利完成了绿植清表工作。第二天一大早,施工队伍就进场启动了出入通道建设,短短几天时间,一条宽敞平坦的出入通道就建成投入使用。

  侯马经济开发区始终把项目进度放在心上,组织专人负责,紧盯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根据进度提前谋划生产用电保障等后续工作,确保企业早日投产。

  随着项目快速推进,山西金瑞祥智能交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李玉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侯马经济开发区的全方位护航下,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加快项目建设和设备安装,力争今冬明春时实现全面投产。”

  项目全面投产后,不仅能够实现28亿元的年产值,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侯马市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我们将深耕交安领域,着力打造智能装备和防腐材料领域的绿色制造标杆,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临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力量。”李玉良对未来充满信心。

  强大的产能、先进的技术,这个年产70万吨锌铝镁新材料及20万吨智能交安产品制造项目实现了政企携手的“双向奔赴”,勾勒出我市智能交通新材料产业的崭新蓝图,势必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注入新动能。

  记者 柴云祥 王 帅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