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创新激活力 服务助腾飞

2021-01-27 09:01: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2020年,虽然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困难,我们生产制动鼓135万件,比2019年增长近30%,在国内客车市场占有率达到85.15%。”谈起公司2020年的业绩,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李颖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汤荣公司能够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在于他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技术创新,通过一次次技术“革命”,从传统的铸造企业蜕变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李颖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具有壁厚均匀、综合性能提升20%、减少车辆燃油与废气排放等明显优势,受到了客户的青睐,从而实现了销量大幅增长。

  正是在汤荣公司这样一批企业推动下,2020年,侯马市工业增加值逆势大增,增速达22.1%,完成临汾市下达目标任务的368%,取得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好成绩,在临汾市名列前茅。在侯马市工信局,记者见到了一组数字:目前,侯马市有省、市两级共31家技术中心,并拥有全省唯一省级铸造行业技术中心1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创新活动100%全覆盖;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速度107%;建邦、旺龙、海隆石油成功申报2020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东鑫衡隆、建邦获得2020年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侯马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迪磊日前向记者介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达18461万元,增速达107%。正是靠着企业持续不断的大力创新,侯马市的工业才有了这样快速的发展!”

  在山西东鑫衡隆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杨生杰欣喜地告诉记者:“由我公司牵头制定的球墨铸铁曲轴产品国家验收标准已经通过国家工信部评审,我们的标准即将成为国家标准。”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从2017年开始,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从事这项工作,经过多次努力,终于摘取了成功的果实。

  “我们虽然不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但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产品质量最好、稳定性高。我们要在国际市场竞争,做高端产品!”杨生杰介绍,公司近年来每年的培训费都在200万元以上,大力培养自己的人才,研发尖端产品。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达1562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都是行业内的高端产品,2020年生产产品300万支,占到国内市场的25%,比上年增长15%,上缴利税增长40%。

  “在年初新冠疫情影响下,我们企业能很快复工复产,多亏了侯马市委、市政府的倾力支持!”回忆起2020年春节后企业遇到的困境,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章社感慨地说。该企业2019年年底建成,是一家专注钢管制造的企业,项目总投资99884万元,本打算2020年春节后开始生产,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公司的计划,能否顺利开工生产成为企业最担心的事。

  针对正大公司遇到的情况,侯马市协调本地交通运输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为企业派出免费专车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奔赴外省迎接企业复工返岗工人,使31名技术骨干安全到岗,保证了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同时,先后为该企业解决了口罩1万余只、乙醇2吨、双氧水1吨等防疫物资。在侯马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共为该市企业协调解决口罩14万余只、乙醇10吨、双氧水12吨等防疫物资,解决各类困难问题180余条,在临汾市首家实现了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复产,为全年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助力企业发展,2020年侯马市千方百计为企业争取技改资金63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208万元、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专项资金80万元,全部投入到急需企业,解决了企业难题;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侯马市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力市场化交易用电企业申报工作,截至目前,申报成功12家企业,这些企业可以享受每度电0.3元至0.35元的优惠电价,初步测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7000余万元……一桩桩实事、好事,为侯马企业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对企业服务我们要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具体说就是不给企业添麻烦,企业遇到困难及时帮、真心实意帮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谈起近几年服务企业的体会,侯马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迪磊深有感触。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侯马市各项工业指标持续向好,2020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展望“十四五”,该市将在加快转型项目建设、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记者 李永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