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七旬老人拍摄微电影的故事

2023-05-10 09:40: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浩浩黄河东,猎猎春秋风。桐叶封唐始,晋国扬霸名。叔虞上任献嘉禾,燮父改唐为晋称……”在“五一”假期期间,由孩子们演绎的晋国成语故事古装微电影在侯马电视台循环播放。《桐叶封唐》《唐献嘉禾》《燮父称晋》《文侯勤王》等十二个成语故事演绎生动,加上古风韵味的主题曲,令观众赏心悦目,内心浸润传统文化营养之时,对晋国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晋国成语故事古装微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古稀老人,他饱含浓厚的家国情怀,纵观晋国历史风云,潜心创作电影剧本,精心打磨演员演技,并亲自为主题曲填词,让晋国成语故事在荧幕上完美呈现。

  这位老人名叫席晋峰,侯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年轻时进过工厂,当过兵,多次在部队立功获奖。转业后他组建了侯马市曲艺家协会,编创演出快板、相声、小品、微电影等主旋律正能量文艺作品百余部,先后荣获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金奖、临汾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退休后他又发挥余热,加入侯马市关工委,担当起思想道德宣讲团团长、家长学校副校长职责,多次走进社区和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受到家长和师生欢迎,被评为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公元前585年,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晋国,曾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而迁都于此,传十三世,历时209年,给侯马这座城市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源,烙下深深的晋文化印记。席晋峰从小听祖辈讲春秋争霸故事,对晋文化情有独钟,内心萌发了讲好家乡故事,让下一代了解晋国历史的强烈愿望。当侯马融媒体中心文艺部主任刘建军找到席晋峰商谈拍摄百集晋国成语故事古装微电影构想时,他欣然应允,担任编剧和导演。同时确定由融媒体中心主任任毅强领队拍摄与后期制作,智慧国际舞蹈艺术中心主任李智慧负责小演员海选招募。

  想是一座山,走是一条路。《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收录的五千五百多条成语中,有三百多条出自晋国,有关联的多达一千五百条以上,要想弄清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谈何容易?席晋峰沉入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中,只要发现跟晋国历史有关的资料都会搜集起来存到电脑中,往往一集不到十分钟的剧情,他都会搜集七八万字的资料。他着重从历史背景上找逻辑关系,找内在联系,力求情节合理、人物合情、语言合体、内容合史。招募来的小演员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席晋峰就利用周末组织排练,口对口教台词,手把手教动作,一遍遍讲戏,一次次示范,直至孩子们心领神会,渐入佳境。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微电影拍摄多在暑假期间,从大清早五点多一直拍到晚上灯火阑珊时才返回。2021年夏天为尽快拍完《唐献嘉禾》所需镜头,席晋峰两次到马家山偏僻荒凉的旧村落,精心挑选了七八个外景场地,在骄阳酷暑下一遍遍给小演员“抠”戏,最终在孩子们考试前完成了拍摄。

  在制作完成部分剧集后,侯马市融媒体中心在新田广场举办了大型开播仪式,演职人员走红毯、签名字、谈感受,内心升腾起无限自豪。有的家长说:“有好多成语故事,别说孩子了,就连我们都不知道,等于补了一场历史文化普及大课!”有的家长说:“孩子参加演出后,说话懂道理了,做事自信了,一下长大了好多……”还有的观众说:“成语故事渗透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受教了……”

  席晋峰表示,剧作的魅力就在于传承和不朽,在时光的另一头收获古老年代里的文化基因和激昂的情感。他将继续拍好续集,以全新的方式发掘宣传晋国历史和三晋文明的形成发展史, 讲好晋国故事,弘扬时代正能量,为孩子们扎下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时代新曲。

  记者 郭 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