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期间,侯马市民政服务站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携手侯马市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心妈妈工作站、侯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和公益力量,以政策宣传、精准帮扶、教育助残等多元举措,奏响了一曲温暖人心的助残乐章,让民政服务的温度浸润每一位残障人士的心田。
政策宣讲进基层
惠民服务零距离
5月15日,侯马市“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活动在该市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彩旗飘扬,洋溢着温暖而热烈的氛围。民政服务站社工和志愿者早早来到现场,精心布置咨询台,摆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随着群众陆续到来,活动现场逐渐热闹起来。
“同志,我家孩子听力障碍,能享受哪些补贴?”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咨询台前询问。社工面带微笑,一边递上《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指南》,一边耐心解答:“像您家孩子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具体申请流程我给您详细说说……”
为了让政策更通俗易懂,社工们精心准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接地气的语言解读政策要点。在政策宣讲环节,社工小李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残疾人康复救助、就业扶持等政策,赢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一位残疾老人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政策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党和政府给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到,心里特别温暖。”
精准帮扶解难题
长效护航成长路
在新田乡,有一对命运坎坷的小姐妹。爷爷瘫痪,父母离异后父亲又不幸早逝,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年迈的奶奶身上。得知这一情况后,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秀丽带领志愿者团队第一时间开展入户走访。
推开小姐妹家的房门,两个孩子正在旧书桌前写作业。看到志愿者们带着米面油和学习用品走进来,奶奶的眼眶湿润了:“谢谢你们,家里实在太困难了,真不知道该咋办……”孟秀丽拉着奶奶的手安慰道:“您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孩子们。”
之后,民政服务站迅速启动“助学护航”行动,联动爱心圆梦团队,共同制定帮扶方案。经过商议,爱心圆梦团队承诺资助姐妹二人直至大学毕业的生活费用,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民政服务站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安排专人每月上门走访,及时了解家庭需求,提供必要帮助。
当得知以后可以安心读书时,姐妹俩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帮助别人!”这种“物质+服务”的精准帮扶模式,不仅解决了困境儿童的现实困难,更点燃了她们对未来的希望。
特教帮扶结硕果
爱心接力暖童心
5月16日,从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山西省特奥轮滑、特奥滚球比赛”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侯马市特教学校的小瑞(化名)同学荣获滚球项目金奖。这一喜讯让特教学校师生和志愿者们激动不已。
小瑞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为了帮助小瑞融入集体,民政服务站今年建立了“每周接送”帮扶机制。志愿者们风雨无阻,每周按时接送小瑞上下学,陪他聊天、做游戏,给予他亲人般的关怀。
在特教老师和志愿者的悉心照料下,小瑞逐渐开朗起来,还展现出在特奥运动方面的天赋。得知小瑞要参加山西省特奥比赛,志愿者们专门利用休息时间陪他训练,鼓励他树立信心。
“真没想到孩子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瑞的妈妈激动地说,“感谢民政部门和志愿者们的帮助,是你们的爱让孩子找到了自信和快乐。”这种“民政牵头+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不仅为特殊儿童解决了实际困难,更为他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长期以来,侯马市民政服务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残障群体的关爱与担当。从政策宣传到精准帮扶,从教育助残到长效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民政人的心血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下一步,侯马市民政服务站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残障群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