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创建省级平安县见成效

2015-04-22 18:24:20 来源:

近年来,霍州市在临汾市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以“六六创安”为抓手,以促进和谐为目标,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强化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重点整治,认真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市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发展环境和谐有序,为霍州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连续6年被临汾市评为平安县(市),2014年又被山西省评为省级平安县(市)。

以维护稳定为本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线长面广,在全面抓的同时,突出抓好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和平安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该市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非法宗教势力、邪教组织的颠覆破坏活动,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监控措施,全市没有出现非法滋事现象。成立了社会矛盾化解领导组,完善了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开通了网上接访和电话接访,各乡镇建立了信访接待室,建立了国土、住建、劳动保障等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市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带头接访雷打不动,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该市出台了《平安霍州建设五年规划》,开展了“命案侦破”、“打黑除恶”、“打盗抢抓逃犯”、“清网行动”、打击“三电”犯罪、民爆物品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在原有治安联防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骨干,市区社区、农村自然村、单位内防为基础的防控网络体系,形成了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为平台,以巡逻干警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打防管控为一体的“六网覆盖”工作体系。把市区主要街道、城乡接合部、工矿区、出租房屋、城中村列为治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排查整治,对“九小场所”进行清查整治,重拳打击了“两抢一盗”、聚众赌博、黑网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该市、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市财政投资25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市级中心一个,12个乡级中心,199个村级中心,划分了236个农村(社区)网格,配备了网格长,配套了3G手机,市级中心与省平台已联通,社会服务管理三级联动新型模式初步形成,切实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了基层。

以维护稳定为本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该市始终坚持把综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首先是强化市委的领导职能,市委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年初,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综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召开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周密安排部署,层层分解任务,认真落实责任。其次是强化乡镇、街道办的管理职能。在乡镇一级,实行了属地管理的办法,只要在乡镇的辖区内,乡镇必须担负起相关责任,明确了党委“一把手”任综治委主任,牵头负总责,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由乡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过问,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三是强化职能部门的专项职能。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联系群众、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开展了“六大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起,调处率为100%。四是强化防范职能。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大了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了基层,化解在了萌芽阶段。通过强化四个职能,全市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综治委统一协调的综治工作格局。

以统筹推进为源 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为了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把基层局面稳定好,该市采取六条措施,着力加强基层、夯实基础。

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优待警”的建警方针,在政法部门深入开展政法系统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了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讲话精神活动,不断加强政法干警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作风整顿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公正执法的高素质司法队伍。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综治基础。加强乡镇综治办建设,狠抓基层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村居治保会、民调会、帮教小组等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并将基层民兵纳入到综治队伍当中,形成了“上面有人抓、中间有人管、基层有人干”的工作格局。

着力整合资源,挖掘综合治理潜力。加强警务改革,精简公安部门机关警力,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放在第一线,加强路面、街道、社区的巡逻和治安防范;建立巡警、交警、刑警、巡防队、内保人员为一体的互动联动快速反应出警机制,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法制宣传,不断增强公民法制意识。按照“六五”普法教育积极开展普法,印发宣传资料,组织了普法宣讲队,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活动,全市共印发法制宣传资料20万份。实行无纸化普法考试,组织开展了法律专题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法律意识。

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努力减少刑事犯罪。在综合治理中,注重加强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检察院、法院、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深入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各种违法犯罪。

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源头上促进平安稳定。该市坚持从源头上抓综治,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连年占到财政总支出的65%以上,实现了由对弱势群体的被动关怀规范为对全市所有困难人员的主动救助,形成了长效机制,促进了和谐稳定。

通过加强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该市综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没有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和邪教非法滋事事件发生;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群众法制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确保了综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