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同学们,我们要向抗疫英雄致敬”“家长一定要用心陪伴孩子,为他们排除烦恼”“李妈,有啥需要帮忙就找我”……11月25日,43岁的杜华萍从清晨5时一直忙到深夜23时许,用心用情做着一件件小事,温暖每一个学生、家长及居民的心。
11月23日至29日,霍州市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霍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杜华萍除了为班里的学生上网课、给家长讲解如何为孩子做心理疏导外,还投身到附近小区参加志愿服务,以动守静,为抗疫做贡献。
乐作学生的“好老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1月28日14时30分,该校二(8)班上了一堂“致敬最美逆行者”线上主题班会课。课堂伊始是升国旗仪式,屏幕里,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声冉冉升起;屏幕外,师生立正行注目礼,激情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表达着对抗疫最美逆行者的深深敬意。
“志愿者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交警叔叔日夜执勤,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超市阿姨加班加点,为居民们打包好各类菜包……”升国旗仪式结束后,该班语文老师杜华萍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传递正能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这些抗疫英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以后要当一名警察,保卫我们的城市。”“保护家园,人人有责!”……最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要用努力学习来感谢和报答逆行者的心愿,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写进了日记本里,把热爱祖国的种子种进了每个学生的心里。
作为语文老师,杜华萍不仅要为同学们上好每节语文课,还要开好主题班会课,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她忙碌的背后,丈夫蒲洋华负责一日三餐,他说:“我只有做好后勤服务,她才能上好课,做好志愿服务。”
晚饭后,杜华萍又在线上为同学们批改当日语文作业,40余份作业,她一个个批改、打对钩,再一个个督促改错,每天都要忙到23时许,甚至更晚,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好老师”。
甘作家长的“知心人”
“这几天,女儿跟我说了很多同学间的事儿,她变开朗了,谢谢杜老师。有您在,我就放心了。”12月3日20时许,杜华萍收到学生家长王女士的信息。
这还得从11月26日说起。当天下午,杜华萍发现王女士的女儿美静(化名)迟迟没有进入直播间,经再三邀请,哭泣的美静在屏幕前闪了一下就退出了。
看到这一幕,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杜华萍意识到美静有了情绪。课后,她立即联系了美静。经再三询问,才得知美静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维持生计到省外打工。而美静隔离在姥爷、姥姥家,心情很糟糕。杜华萍向美静介绍了“给自己一个微笑”“设计一个鼓励自己的常用语”等心理暗示方法,教美静纾解自己的情绪。
“有效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美静还小,你再忙也要跟孩子勤沟通……”之后,杜华萍又与王女士取得联系,并推荐了一些教育方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美静情绪逐渐好转,并很快回到了课堂上。
静态管理期间,杜华萍还将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讲座等,推荐给学生家长,促进家校联动,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建立良好心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知心人”。
愿作居民的“天使白”
“萍,我们老了,走不动了,还得让你们上门做核酸,麻烦你们了。”“李妈,我们乐意为你们服务。”……11月28日8时许,在霍州市北环办事处邢家泉社区吉祥小区的李妈家门口,杜华萍等了好半天,腿脚不便的李妈才缓缓打开门。杜华萍早已习惯了这种等待,每次还会对二老嘘寒问暖,让二老倍感温暖。
3岁多的昊昊生性调皮、很执拗。第一天上门采集核酸时,昊昊啼哭不止。杜华萍便蹲下身来温柔地对他说:“咱们做个约定,如果你今天不哭,阿姨就让妈妈满足你一个愿望,好不好?”在她的耐心劝导下,昊昊不再哭闹,终于“啊”地张开了嘴巴,这时旁边一名志愿者马上进行咽拭子采样。后来,昊昊和杜华萍成了好朋友。
在录入核酸信息的过程中,杜华萍常会遇到老人和孩子,她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圆满完成了一个个任务。静态管理期间,她变身“大白”,每天清晨5时许就出门,与社区干部齐心协力抗疫,在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及幼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30余户150余人录入核酸信息的同时,还主动向居民讲解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帮助居民化解焦虑情绪和疏导恐慌心理,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疫情,理解社区工作,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天使白”。
“哪里有危险、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一定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杜华萍用爱诠释教育,用情温暖学生,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