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27日,在霍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活动现场,空气里弥漫着面粉特有的醇香。一场以“千馍万象·蒸蒸日上”为主题的山西省首届“中镇霍山”杯面塑技艺大赛火热进行,40余名来自全省各市的面塑能手齐聚一堂,用手中的面粉诠释着深厚的面塑文化。
上午9时30分许,比赛正式开始。本次大赛采用“现场出题,现场创作”的竞技模式。当裁判长将“中秋节”这一主题正式公布后,选手们即刻投入创作。赛场内,一张张操作台前,选手们神情专注。他们以面粉为主料,辅以剪刀、梳子、刻刀等工具,通过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手法,为寻常的面团赋予了生命与灵魂。
大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有的选手手法娴熟,一气呵成;有的则凝神静气,精雕细琢。顷刻间,洁白的、彩色的面团在一双双巧手下开始变幻形态,月兔、明月、祥云、桂花等中秋元素初具雏形。这是一场指尖上的无声博弈,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创意、技巧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来自朔州市的48号选手史秀娟,正在精心塑造她的“中秋献福”作品。她选择以月宫的玉兔宝宝为创作题材。在她手中,温润的面团不一会儿就变身为一只活泼可爱的玉兔,形态可掬,寓意吉祥。“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的面塑艺术。”史秀娟说,“同时,我也用这个面塑作品,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福气满满。”
来自霍州市的22号选手王玉乐,则对能参加这次大赛充满了感激之情。“霍州年馍历史悠久,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名片。特别感谢主办方能给我们一个展示年馍制作才艺的机会。”王玉乐的话语中充满自豪与期待,“希望更多人通过这次大赛,来了解、品尝霍州年馍,让霍州年馍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更广阔的舞台。”
“千馍万象·蒸蒸日上”,这不仅是此次大赛的主题,更是山西面艺文化的生动写照。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是我省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弘扬工匠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面塑艺人搭建了展示、切磋、交流的高规格平台,旨在发现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面塑艺术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霍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霍州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面塑艺术源远流长。霍州年馍不仅是霍州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文化符号和情感纽带。一个个造型各异、寓意吉样的年馍,包裹着的是丰收的喜悦,揉进去的是家乡的味道,蒸腾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次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情,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
随着比赛时间推移,一件件独具匠心、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陆续完成。月宫仙境、团圆盛宴、吉祥图案……方寸之间,尽显乾坤。这些作品不仅是对选手个人技艺的考核,更是一次集体性文化表达,承载着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祝愿,生动展现了面塑艺术作为“指尖上的非遗”的独特魅力。
下午4时30分许,大赛落幕,但传承未止。各位选手带来的不仅是参赛作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通过这样的技能大赛,面塑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在竞技中交流,在展示中传播,为三晋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朵朵绽放于指尖的民间艺术之花,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 郝海军 王梓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