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循环圈

2015-04-22 18:17:18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京健)今年以来,吉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循环、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生态旅游思路,全力打造壶口瀑布至克难坡、管头山、人祖山、蔡家川、柿子滩生态旅游大循环圈,实现造林和造景相结合,增绿和增景相结合,使壶口旅游一条线体现出“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松柏伴冬”的效果。该县在沿黄乡镇铺设千亩以上工程十余处,万亩以上工程两处,打造2000亩以上干果经济林三处。

截至目前,黄土高原示范林人工造林面积14000亩,完成预整地8200亩,栽植完成5300亩;黄土高原示范林封山育林面积11400亩,完成65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垛乡三堠村万亩生态经济型工程,已完成栽植3010亩,完成总任务4.6万亩的38.5%。

今年,该县林业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春季造林工作相结合,组织精兵强将,科学规划,采取科学的针阔混交营造林模式,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调运体现四季景色的多种绿化树种,高标准实施,创建一系列精品工程。如在黄土高原示范林人工栽植工程中,中市东坡1500亩,采用2米大石坑,一坑设计一针二阔,栽植1.5米至1.8米侧柏2.6万株、1米高丁香、连翘、山杏(桃)等阔叶树7.8万株;克难坡采用2米大石坑,一坑设计一针二阔,栽植1.5米至1.8米侧柏1.3万株、山杏(桃)、火炬等阔叶树2.6万株;壶口镇留村万亩生态经济型示范工程栽植油松、刺槐、火炬、山桃、双季槐等树种。吉县全力打造旅游生态大循环圈,对于提高壶口景区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开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该县在打造生态旅游大循环圈的同时,注重栽植管理的科学化,坚持“四化”原则,严格加强林业工程管理。工程施工专业化:由专业队统一施工,全县专业队伍现有300余人,已成为造林战场的主力军;苗木供应基地化:采取基地加农户的模式,林业局下属4个苗圃,并带动育苗户400余户,总面积达到3500亩,每年提供优质苗木700万株;工程监督全程化:成立监理组统一监理,对工程派驻监理人员,对项目法人直接负责,监督整地、苗木、栽植全过程,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造林模式多样化:按照侧重生态,兼顾效益,注重色彩的理念,采用乔灌搭配,针灌混交。突出地方特色,既保证了生态效益,又体现了经济效益。实行乔灌块状混交、带状混交,保证了森林防火安全。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