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 王婧)去年以来,吉县结合贫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创新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发挥资源优势集中连片推进,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项目运行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片区开发苹果产业有机化建设项目、扶贫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重点工程,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开发路子,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根据扶贫开发工作新的理念与今后扶贫开发的总要求,该县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专门成立了两个督导组对全县各乡镇、各村委贫困人口识别和贫困村识别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督促乡村两级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成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组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按照政策要求和工作程序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各村好的做法进行总结推广。目前,全县各乡镇、各村委正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各村贫困人口申报、评选、公告公示和贫困人口信息电脑录入上报等工作已全部完成。
片区开发苹果产业有机化建设项目扎实推进。该县2014年片区开发苹果产业有机化建设项目被列入全县“双十”工程实施建设,实施老果园改造700亩,田间路硬化6公里,有机苹果科研基地建设200亩,已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进行了防雹网搭建523.4亩、太阳能杀虫灯安装230盏,扶持5个龙头企业和2个交易市场建设完成设备购置更新,完成有机苹果基地建设500亩,科技培训2250人次。
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和整村推进项目齐头并进。2014年,该县投资扶贫资金1195万元,实施移民搬迁664户,2390人,涉及6个乡镇,12个行政村,目前,各移民村房屋主体开工率100%,主体完工率100%。该县按照“群众参与、群众选项、群众决策、群众实施”的思路,组织各村进行了整村推进项目规划,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和精心组织实施。目前,10个村项目均已全部完成。2011年第二批整村推进第二年度项目已全部完成,
全力实施教育扶贫工作。2014年,该县教育扶贫工作主要包括资助贫困大学生70人,每人5000元;资助贫困高中生116人,每生800元;总投资44.28万元。该县严格按照教育扶贫有关精神认真组织贫困学生资格审查和公示公告,目前已全部采取“一卡通”的方式,将资金拨付到贫困群众手中。
千村万人就业培训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该县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计划800人次,共涉及8家企业。目前各企业围绕苹果产业发展,举办苹果套袋、果树修剪、苹果分拣等内容多批次培训,分别是: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207人次,吉县恒丰苹果物流有限公司149人次,吉县凤多聚鑫果业有限公司138人次,吉县壶口有机农业有限公司117人次,山西奥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吉县分公司114人次,吉县环宇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112人次,吉县超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102人次,山西顶吉食品有限公司100人次,培训任务已超额完成。
机关单位定点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稳步推进。省、市、县工作队多次深入到包扶点,召开村委干部及群众代表座谈会了解村情,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党建方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6名,发展新党员84名,培养后备干部52名,组织村干部及村党员集中学习和开展党组织活动183场次,维修改造和修建村级活动场所6处;产业方面,新造和低产田改造670亩,栽植苹果10050亩,扩种土豆、西瓜、蔬菜等1430亩;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硬化水泥路74公里,新修田间路20.7公里,新修维修水利工程6处,维修硬化水渠2400米,铺设自来水管2100米,解决3400多人口饮水困难的问题。
下一步,该县将以有机化发展为目标,依托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项目开展,全面建设吉县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和园区建设,推动全县苹果产业的有机化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吉县开展爱心接力助学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篇: 吉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