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形成良性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2015-04-02 09:25: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彦章)近年来,吉县以“打造现代畜牧强势,促进林果产业旺势”为思路,利用丰富的林草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养殖,在畜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生产的大量有机肥施入果园,促进了有机苹果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林牧矛盾”向“林牧协同”的华丽转身,形成良性的生态农业循环。
    规模化养殖跨越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观念的转变,该县规模养殖场建设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天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东城乡东旭养殖有限公司、辛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羊小区等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天丰生态养殖责任有限公司实行全方位电子监控,并且猪场成功推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其精液可供周边50余户养殖场(户)使用,成为我省首屈一指的标准化养殖场;春娥养殖专业合作社设计存栏蛋鸡50000只,现存栏15000只,该场引进先进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上料、收蛋、除粪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典型特征。截至目前,该县有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5个、500头以上10个;5万只鸡场一个、3000只以上鸡场12个;500只以上羊场10个,规模养殖量占到全县饲养量的40%以上。
    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跟进,该县组织多层次技术培训,邀请猪病防治专家对规模养殖场户进行专场培训;邀请省繁改站专家进行了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培训;邀请山西农大教授举办了畜牧技术培训班、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规模养殖科技贡献率得到极大提高。
    人工牧草种植取得了新突破。该县投资数十万元,外调鸭茅、白三叶、紫花苜蓿、高丹草、饲料玉米等优良草种上万公斤,在全县实施了果园以及林下种草项目,扎实推进了“园种草、草养畜、畜促果”的种养循环经济;2014年,该县积极申报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草项目,已立项1000亩。同时,畜禽良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该县引进了夏洛莱、西门达尔、黑白花奶牛冻精,积极开展牛的人工授精工作,三年人工授精黄牛共2200余头,受胎率达到85%以上;引进生猪良种长大二元母猪近千头,斯格母猪700余头,杜洛克、大白、长白等优种公猪50余头;引进杜波、无角道赛特、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绒山羊、奶山羊等优良品种;引进海兰褐、京红等良种蛋鸡15万余只等。
    畜牧业投资大幅增加。该县鼓励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利用贷款、入股、转产、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畜牧业生产。畜牧部门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争取到省、市项目资金近300万元,先后实施了草食畜棚圈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加大对畜牧业的项目资金投入力度。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畜牧业投资的热潮,极大地提高了该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水平,加快了该县畜牧业发展速度。
    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针对畜牧兽医基层人员老龄短缺问题,该县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并且使防疫员的补助由每月的100元增加到200元。同时,进行防疫技术培训,购买畜禽活体进行免疫注射、采血实习演练;各乡镇分片区成立防疫小分队分组防疫,提高了防疫密度和免疫效果。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县畜禽饲养量达到51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0.52万吨,禽蛋产量达0.2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0.83亿元,畜牧业人均收入达830元,同比增长10%。年产有机肥20余万吨,为全县29万亩苹果产业有机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机苹果面积达3万亩,苹果产值达7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7%,林牧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责任编辑:王伟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