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脱贫摘帽是一场硬仗,考量着吉县的担当;而如何保证脱贫后不返贫,则考验着吉县的智慧。
2018年8月,吉县成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后,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指示精神,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动力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保持头脑清醒,聚焦巩固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为0,实现了整体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年,吉县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请看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
再巩固:产业为根实现可持续发展
春日的吉州,天空湛蓝纯净,大地绿意葱茏。
镜头一:依托“红苹果+”,果农摘了“贫困帽”。
“这里是吉县红林果业苹果分拣现场”,该县网红农民陈金鹏在“快手”直播屏幕前吃起了苹果,“吉县苹果果面光洁细腻,着色鲜艳浓红,口感香脆甜爽……”直播过程中,四面八方的订单纷至沓来。
苹果是吉县特色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红林果业作为全县规模较大的果业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模式,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该公司兴建了12座贮藏量为5000吨的果库,并在网上进行销售,大大提高了销量,年后线上销售苹果已达100余万公斤。
镜头二:光伏扶贫让村民有了“阳光收入”。
400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网。在屯里镇窑渠村1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负责维护工作的村民张大蛮笑眯眯地说:“晒着太阳,这些蓝板板就能挣钱。”每个月,他的卡上都能收到1300元的“阳光收入”。
同样有“阳光收入”的还有桑峨村村民张吱吱。以前他仅靠种家中的1亩6分地及打零工维持生活,村里引进光伏电站项目后,他把土地流转给了光伏公司,自己也进入公司工作,收入大幅增加。
镜头三:古村落、鲜牡丹,给群众带来“旅游收入”。
在屯里镇太度村打造的旅游基地厚川小镇上,“煎饼侠”刘贵荣靠摊煎饼年收入3万余元,每年旅游旺季全家上阵,仅两个月时间就能入袋2万余元。据悉,厚川小镇里经营小吃铺的村民共30余人,年收入均可达3万余元。
与刘贵荣一样赚足旅游钱的还有70岁的老汉王孟友。2017年投资建设的桑峨牡丹园为王孟友和10余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人均月工资达到了2500元。牡丹园每年5月至7月都会举办“春华秋实”文化旅游节,王孟友靠卖炸串和矿泉水就能净赚3万余元。
…………
产业是扶贫之根。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吉县全力构建“1+X”扶贫产业体系,推动全县6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如今,该县继续深化产业扶贫,实现了全覆盖、高效益,从根本上保障了群众脱贫有基础、致富有抓手、兜底有保障。
再提升:持续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脱贫摘帽,是民生所盼,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吉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总结经验与巩固提升相结合、项目建设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联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到村到户政策不变的原则,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巩固工程、就业创业帮扶工程、生态补偿帮扶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社会力量帮扶工程、住房安全巩固工程、新兴产业提振工程十大巩固提升工程,并明确了工作要求和责任人。同时,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脱贫成效巩固提升资金,并保持逐年增加10%,为巩固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要求。该县逐村逐户逐人查缺补漏,特别是对边缘户和重点监测户专人专班,持续跟进,一旦发现有致贫返贫风险,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去年,该县资助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726人,按照每学年每生3000元的标准进行拨付。开展了大病专项救治服务月活动、慢病签约服务和健康扶贫“双签约”履约服务,贫困群众在县域内住院享受到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0户9376人,先后投资1900余万元完善了移民安置点的配套设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提升惠民政策保障,为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529户302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63.81万元,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87人累计发放供养金及护理费473.95万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建设了沿黄旅游公路19.6公里、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及撤并建制村道路硬化工程总里程22.756公里、贫困村整村提升道路硬化85.5公里,持续扩大自然村通动力电和网络宽带接入覆盖面,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春日的吉州大地,一个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别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在太度村祥和养老中心,67岁的牛翠莲正在小广场上锻炼身体。她说:“我和老伴来这里好几年了,不用掏钱免费住,既安全又卫生,冬天还有暖气,可方便啦。我家的果园就在不远处,每天吃完饭,老伴去果园里干活,我和老姐妹们在娱乐室里打打扑克、看看电视,日子可美哩!”该中心配套设施齐全,符合条件的老人均可居住。它的对面就是供五保户和易地搬迁户居住的康和中心,老人们在此“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再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党中央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员令,我们一定要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确保吉县在这场决战决胜中冲锋在前、取得胜利,确保吉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年。3月11日,在吉县脱贫攻坚总决战大会上,县委书记崔绍民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了号召。
强化交总账意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吉县牢固树立“交总账”意识,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巩固脱贫成果,以决战必胜的信心决心,以决战完胜的实际成效,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严格挂牌督战。该县出台了挂牌督战方案,所有挂牌督战的村,全部明确了包联责任人。县四套班子领导亲自挂帅,党政领导亲自包联,不仅督促工作落实,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确保和乡镇党委一起把挂牌督战村的各项问题解决好。
精细普查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对脱贫户开展“九查九看”专项行动,逐户、逐项排查登记,摸清基本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对脱贫村开展“六提升”行动,逐村详细了解各村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列出问题清单。帮扶和问题整改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吉县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全面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全县人民走上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记者 景秀红 郭璞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