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吉县28万亩红富士苹果迎来了丰收季。望着压满枝头的累累硕果,果农们喜在眉梢、甜在心头。
在吉县车城乡苏村葛三毛的果园里,十几名工人穿梭其中分拣精品、统一包装、装箱搬运……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谈起今年苹果的收成,果农葛三毛说:“我家种植了5亩多苹果,今年套了11万个袋,预计能收入13万元左右。”
可观的收入离不开好的销售渠道,葛三毛说:“今年的苹果着色好、甜度高、果型正,果面光滑细腻,外地客商争先恐后地前来收购,这么好的势头让我们对苹果产业发展更有信心。”
来自陕西渭南的果商王会斌是众多收购商之一,他讲原则、守诚信,与果农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吉县苹果丰收时他都会来收购,今年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王会斌说:“这几年,果农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模式让红富士苹果品质再上一个台阶。从今年的收购情况来看,果子的着色度饱满、口感更加脆甜。目前,我已经和广东多家果品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络。”
正是因为有很多像王会斌一样的外地果商,果农们的“钱袋子”才越来越鼓,吉县苹果的招牌也越来越亮。
吉县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在苹果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培育优良种质苗木、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引进技术团队,积极推动苹果产业全产业链提质升级。吉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窦兴华介绍,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蓬先红”深受果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今年刚挂果的新品种“爱妃”“瑞雪”“瑞阳”虽产量不高,但销量很好,市场前景广阔。
产业旺,乡村兴。“多年来,我们因地制宜指导村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紧紧围绕‘支部+企业+合作社+人才+村民’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服务功能,全县苹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吉县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党建明说,现在果农收入逐年增加,乡村振兴有了广阔“钱”景。
一棵苹果树,富了一方人。吉县种植苹果已经有30多个年头,目前种植面积达28万亩,今年总产量突破25万吨,预计产值15亿元,苹果树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记者 祁 欣 见习记者 郭 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