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任龙顺 邓德利)地处黄河岸畔的吉县,土石结构松软,地质灾害脆弱,属地质灾害高发区。面对全县3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该县始终采取“三抓”硬举措,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首先,抓责任落实。县、乡、村及各部门都签订工作责任书。县四套班子领导下乡进点,深入包联乡镇和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督促指导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包村单位深入村组,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组织指导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齐抓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工作氛围。
其次,抓隐患排查。采取领导查、群众查和专业查的办法,对全县3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设立永久性警示牌34块,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点32个,发放了“两卡”和地质灾害隐患防治通知书。目前,全县共发放工作明白卡318份、避险明白卡4288份、宣传资料1万余份,设置应急避险场所4个、群众临时安置点112个。
再次,抓应急值守。围绕监测预报、预案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该县建立完善“防、抢、撤、救”各项预案。加强抢险应急队伍建设,在县城组建了50人以上抢险队伍1支、30人以上队伍12支,各乡镇组建了10人以上的应急小分队,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电视、短信形式及时发布气象预报和汛情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各乡镇、各职能部门明确监测责任人81名,确定地质灾害监测员240名。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领导带班、专人24小时值守等工作制度,确保防灾、救灾及时有效。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蒲县着力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
下一篇: 吉县财政局:四项措施做好会计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