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兵在侯马襄汾疫情防控一线检查时要求
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 做到疫情防控转型发展“两不误”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林)
2月4日,市委书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一兵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侯马、襄汾的居民社区、高速路口检测点、生产企业等疫情防控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第五次专题会议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第五次专题会议部署,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措施再严格、方案再细化、责任再明确,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七个突出、七个狠抓”,坚决守好疫情防控“临汾阵地”;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开发区建设和经济运行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转型发展“两不误”。
副市长张翔,市委办公室、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参加检查。
在大运高速侯马引线检测点、襄汾北柴高速口检测点,董一兵现场查看来往车辆及随车人员体温测量排查流程,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侯马共设置了4个交通防疫检测站,从公安交警、交通、防疫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全天候值守,开展疫情排查。特别是1月30日以后,30名青年党员干部分别加入工作,在4个检测站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董一兵强调,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紧紧抓住体温测量这个关键,全力做好防输入、防感染、防蔓延工作;要坚持“一盘棋”思想,树立大局意识,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辖区内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又要科学、精准采取措施,确保全市、全省整个交通运输有序畅通。
街道、社区是防控疫情的基本单元。董一兵来到侯马路东街道办事处电厂社区,检查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路东街道党工委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按照“精准到户、精确到人,一户一录、一区一账”原则,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实现1.3万户、4万多口人的情况摸排“无盲区”“零死角”。董一兵详细询问社区工作人员“温度测量仪怎么用才准确?”“出现发热病人怎么办?”“小区外省返侯人员有多少?”“居家隔离人员如何管?”他还根据基层干部提供的外省返侯人员登记台账,现场随机拨通了王某某、许某某、李某某等居家隔离人员电话,询问身体健康状况,了解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措施的感受、意见和建议。他叮嘱街道办事处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各项防控措施一定要深入细致、“说到做到”,找差距、补短板,严格工作标准,压实工作责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防一失。董一兵强调,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要总结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建立政府各管理部门和社区间的有机联系体,创新管理方法、形成良好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在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董一兵听取了襄汾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疫情防控、开发区建设、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工作汇报,了解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襄汾县“千名机关党员下沉社区”的做法予以肯定。
董一兵深入光大焦化气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场观看焦炉出焦过程,参观企业展览馆、安全环保节能综合管控中心,察看企业环保治理特别是无组织排放管理效果,了解企业运营和下一步发展规划。他勉励企业,厂区路面没有粉尘、植被枝叶干净整洁、空气没有异味,给人直观感受很好,说明企业不与政府在环保上“躲躲藏藏”,生产管理规范、环保措施扎实。对于这样的企业,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要树立远大理想、重视技术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持续提高环保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全省、全国一流的焦化行业标杆企业,为临汾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