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2020-02-14 08:50: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推动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董一兵出席并讲话 李云峰主持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浩) 2月13日,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总结我市2019年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市委书记董一兵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主持会议。市领导刘文华、曹晓亮、张庚博、闫建国、刘小才出席。

  会议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市委“一三四三”总体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五个转变”为主要方向,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农村改革为关键一招,以乡村治理为固本之策,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董一兵指出,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认真做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一要抓好乡村产业。在谋划产业园上下功夫,立足“十三五”收官,着眼“十四五”开局,发掘本地区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果品、饮品、菜品、畜产品、花卉尚品等十大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园、科技园,集中全力扩大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曲沃蔬菜等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下功夫,加大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高标准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锻造一批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力军;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引进一批优势加工企业,促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成长壮大;在政策支持上下功夫,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认真做好行政审批、财政扶持、人力支持、措施保障等工作。二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够问题,实行垃圾分类,完善收运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加强政府主导,结合各县编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改造相结合,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突出抓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不高问题,结合实际、科学实施、加快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任务。三要抓好农村改革。继续加大农业改革力度,深化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和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特别是要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扩大试点面积,加强资金监管,开展机制创新,切实把农业生产托管这项改革做大做强。

  董一兵指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已有战果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尽锐出战,攻坚深度贫困,攻克最后堡垒,确保实现决战完胜。要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统筹各类资源,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全面做好保障式扶贫,严防“养懒汉”、子女不赡养老人等行为,坚决打好剩余贫困人口“歼灭战”。要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抓好上级反馈问题的整改,运用好周例会、问题催办、每周快报等制度机制,统筹做好国家督查抽查、省委专项巡视、摘帽县退出第三方评估等各级督查审计发现反馈问题的整改;抓好自我摸排问题的整改,建好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逐项对照,逐个销号;抓好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要切实做好扶贫领域风险防控工作,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严密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工程项目风险、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等方面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董一兵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做好“三农”工作的合力,认真落实县(市、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要切实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抓好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建立完善在“好人”中选“能人”的用人机制,把有经济头脑、能热心带领群众致富、能打开工作局面的人选出来、用起来,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要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切实发挥好农村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借鉴蒲县“道德银行”做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要强化干部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关爱激励政策,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一线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干部加油鼓劲、撑腰壮胆,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精力集中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

  李云峰强调,一要坚持重农固本、按期交账,坚决补上“三农”短板,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立足“补短板”,重点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农业农村改革、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要牢固树立“交总账”意识,重点抓好产业扶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边缘户脱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等工作。二要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引领,扎实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牵引性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农业是弱势产业的固有看法和认识,真正重视农业、研究农业、发展农业;要狠抓项目,围绕全市百强龙头企业、十大产业集群和农业项目“136”工程,以“名、优、特、精、大、强”为主攻方向抓农业;要树立样板,围绕菜谷、梨果、核桃、药茶、酿品等产业,从研发到生产、物流、销售渠道、文旅融合等方面形成全产业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样板和标杆,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深化改革,切实抓好省、市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特别是要把我市改革的特色工作抓好,真正做到亮点做亮、长处做长、特色做优;要强化服务,在用好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聘请专业化、品牌化的高端咨询公司,在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为基层提供智力支持,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三要坚持乡村联动、重心下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强乡带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和政治功能,构建乡镇和村级同频共振的治理体系,发挥乡村治理最大效能;要注重“三治”,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走好自治为本、法治为要、德治为基“三治”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创新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平安乡村创建和“道德银行”等载体,更大程度激发乡村社会活力;要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会上,副市长闫建国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部署。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委、市政府秘书长和分管副秘书长或督查专员;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班子成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各县(市、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主要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县(市、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