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壶口瀑布),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仙洞沟),国家4A级景区3处(壶口瀑布、古槐、尧庙-华门),3A级景区1处(仙洞沟);国家地质公园1处(壶口瀑布);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五鹿山);国家森林公园1处(七里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自然生态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织,品类齐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开发潜力巨大,现已进入运营的景区点近20处。近年来,全市旅游业紧紧围绕“黄河魂•中华根”旅游主题形象,全力实施“一带五区十点一线”建设,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旅游业的共识,旅游产品建设日新月异,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节庆活动影响深远,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有序,旅游经济效益明显增长。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83亿元,同比增长23.73%,旅行社、星级饭店总量双双突破40家,旅游业已成为临汾市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
一、旅游产业地位得到提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放手发展旅游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将旅游产业确立为临汾市新兴的支柱产业,提出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奋斗目标。市人大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出台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临汾市政协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旅游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些都为临汾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县市区也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来认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洪洞县把做大做强旅游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龙头和抓手,创新理念打造旅游圣地;翼城县立足实际,提出了“以开放促开发,以政府启动促市场拉动,以历山开发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开发,以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浮山县四大班子领导亲赴太皇峪景区现场办公,当场解决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直各部门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发改委、财政、交通、建设、文化、文物、林业、公路、卫生、环保等部门积极支持、主动配合,这些都为加快临汾市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支持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旅游产品建设初具规模
在旅游产品建设中,坚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聘请专家编制了《临汾旅游业三年振兴计划》,目前正对全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此为先导,各县市编制总规、详规20余部。全市旅游业在规划指导下,突出“黄河魂•中华根”主题形象,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建设取得了新成效。重点完成了华门景区、尧陵一期开发工程和尧庙的配套建设;洪洞县指导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完成了景区改制,成立了"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改制后的景区焕发出了无穷的活力,完成了古槐祭祖园扩建,历山、兴唐寺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积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活动。霍州全面启动了州署修复工程,七里峪、陶唐峪景区设施进一步完善;翼城县完成了舜王坪景区景观及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古县完成了三合牡丹园的开发建设;安泽县建成了荀子文化游览区;此外乡宁云邱山等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尧陵、古县牡丹园、翼城舜王坪、安泽荀子园等一批新兴景区相继投入运营接待,成为全市旅游的新亮点和热点。旅游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修通了大运高速霍州出口至七里峪景区、霍州市区至陶唐峪景区、吉县县城——壶口——克难坡、翼城县城至舜王坪等8条近260公里的旅游专用公路,全市旅游道路的通达性得到明显增强。
三、旅游宣传促销效果明显
以黄河根祖文化为载体,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平台,全市不断烘托旅游氛围,持续开展对外宣传促销。积极组织全市旅游企业参加国家局、省局组织的各类旅游促销活动,建立临汾旅游信息网,成为临汾旅游宣传的崭新平台。先后举办了“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连续举办了十九届;侯马举办了三届“新田春秋古都文化旅游节”,安泽举办了三届“安泽黄花节”。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带来了游客的稳步上升,特别是今年“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祭祖园、牡丹园景区旅游接待量持续攀升,来自北京、陕西、天津、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的自驾车游客异常火爆,游客接近50万,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及社会效益远远超出预期,大大提升了临汾市旅游产品的对外扩张力和知名度。同时,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旅交会、北方旅交会、国际旅交会和北京国际旅游周、上海旅游节等促销展会,大力推介临汾市的旅游产品。今年初,临汾市又与运城市、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共同推出了“三省四市门票半价一证游”活动,促进区域内的各个市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取得较好的宣传促销效果。近期,临汾市旅游部门要在宣传和规范上狠下功夫,在确保一证游顺利实施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与其他城市旅游产业链的有机对接,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
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近年来,临汾市狠抓旅行社的规范和管理,认真落实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山西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违规经营、超范围经营和零负团费等违法违规案件,开展专项整治,杜绝虚假旅游广告,整治旅游景区(点)环境,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等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层层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市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有旅行社50家,旅游星级饭店40家,执业导游人员400余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
五、旅游市场迅速恢复
2009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金融危机影响,全市旅游部门超前谋划,大胆探索,积极响应全省扩大旅游消费春季行动,连续举办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侯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古县牡丹节、安泽黄花节、尧都风情桃花会、磨盘岭生态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尧庙、洪洞大槐树、丁村、隰县小西天、安泽荀子园、壶口瀑布等六家景区对所有游客实行半价优惠,精心设计黄河风情游、寻根祭祖游旅游线路,动员旅行社积极宣传省市奖励政策,赠送旅游消费券,招徕京津及周边省市旅行社组团赴临汾旅游。同时组团参加河南旅游促销会、西部旅游洽谈会、国内旅游交易会,进行旅游产品推介,通过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游客赴临汾旅游的热情。目前,临汾市旅游市场迅速恢复,拉动效应逐步显现。前往壶口、古槐、尧庙等重点景区旅游的人数同比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半价一证游稳步增加,古县牡丹园、蒲县东岳庙等景区旅游人数也有所增长,星级饭店接待恢复往年同期水平。
【责任编辑: 邱睿】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中国之源、华夏之根
下一篇: 蓬勃崛起的临汾项目建设